黃浦江兩岸45公里沿江岸線 公共空間貫通開放已進入 最!后!沖!刺!階!段! 從楊浦大橋步行到徐浦大橋不是夢~ 路遇“斷點”無法步行怎么辦~ 一座座橋來串聯! 它們點綴于浦江兩岸的橋 或輕盈飄逸或簡潔大方 連接的是現在與未來 它將未來卓越的世界級 濱水岸線與每個普通市民連接起來 | 黃浦江兩岸45公里岸線 | 浦 東 段 ☆ 浦東段組成:陸家嘴濱江示范段+后灘+前灘+三林濱江 在浦東,從楊浦大橋至徐浦大橋的濱江岸線之間,不少自然河道及輪渡阻斷了濱水步道系統。12座突出慢行理念的園橋,將把這些斷點一一打通。
→12座橋打通自然河道斷點 其中,洋涇港橋、白蓮涇橋、倪家洪橋、川楊河橋、三林北港橋和三林塘港橋,均位于河道匯入黃浦江河口處,其余6座打通輪渡站和廠區等堵點。這些橋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還給人們提供“駐足拍照的空間”。 目前,這12座橋已全部完成基本建設,4座已經開放,其余8座正在進行最后的橋面鋪裝、油漆等工作。 黃浦江東岸貫通園橋一覽 ▼ 白蓮涇園橋宛若游龍 點綴著浦江東岸 ▼ 川楊河園橋 采用背索桁架相結合的結構一跨過河 ▼ 新園橋與老川楊河橋拱圈 視角上互不遮擋造型匹配 ▼ 洋涇港上的慧泓橋 分設騎行、跑步及慢步道 ▼ 慧泓橋設計了一處螺旋形觀景平臺 如一泓清水依偎于浦江畔 ▼ 番外:浦東段亮點大盤點 陸家嘴濱江示范段 漫步慢跑“浦江第一彎”——下班后不用急著回家,和朋友一起到新建成的陸家嘴濱江走一走、跑一跑,在江風吹拂、綠蔭掩映中釋放自我。 后灘 世博文化公園——這里將沿江興建一片近2平方公里的開放式大綠地“世博文化公園”,陸上面積相當于8個延中綠地。 世博文化公園效果圖 前灘 此處濱江段先天腹地高闊,因此地面上設置了明顯的道路指引和路程公里數標識,漫步公園內,慢步道、跑步道和騎行道各有自己不同的配速和標高,或平行、或交叉于公園綠地中。游客可在互不干擾的情況下選擇自己的方式,或步行或騎車欣賞園區景色和浦江江景。 三林濱江 三林濱江將建上海中心城區最大成片綠地,面積超兩個世紀公園,還有網球場。 | 黃浦江兩岸45公里岸線 | 浦 西 段 ☆浦西段組成: 楊浦濱江/東外灘+北外灘+外灘濱水區岸線+南外灘+世博濱江/里灘+徐匯濱江/西岸 浦西的濱江岸線橫貫多個區,兩區之間的連接處也容易形成“斷點”。比如,連接徐匯、黃浦兩的日暉港人行橋已在去年開放試運行,市民漫步其上,可一邊遠眺盧浦大橋的風采,一邊追憶日暉港的往昔繁華。 →連接兩區之間的“斷點” 連接徐匯、黃浦兩區濱江的日暉港人行橋 ▼ 市民、游客無需繞行 可直接由從徐匯濱江步行至黃浦濱江 ▼ 日暉港人行橋 市民可以在上面步行 ▼ 龍華港橋實行上下層人車分流 橋身兩側的設計便于行人觀賞江景 ▼ 新建好的水廠棧道、 船廠望江平臺和碼頭通廊 將楊浦區2.8公里沿江地帶連成一線 ▼ 在蘭州路景觀橋上 可一覽楊浦和浦東的濱江景觀 ▼ 丹東路輪渡站二層望江平臺 ▼ 番外:浦西段亮點大盤點 楊浦濱江/東外灘 11月消息,楊浦段計劃年內貫通3.4公里,已貫通2.8公里,楊浦大橋東側約0.5公里正在按期推進工程實施。 百年工業博覽帶——楊浦濱江南段2.8公里,從東至西分布著上海船廠、楊樹浦水廠、新怡和紗廠、中國第一魚市場、丹東路渡口等承載著上海百年工業文明的老廠房,串連起楊浦百年工業博覽帶。 船廠觀景步道可從楊樹浦路通向濱江。 誕生于上世紀30年代,集散滬、蘇、浙船捕海鮮的中國第一魚市場,如今僅留了老水管、老樁子。這里有了個更洋派的名字“漁人碼頭”。碼頭上的“漁港起航”小景是楊浦濱江示范段“四帶十四景”中的一景。其用栓船樁排列出輪船船頭的陣型,展現著舊時場景。 北外灘 虹口段全長2.5公里,已貫通約2.1公里,揚子江碼頭區域約0.4公里待海軍騰地手續完成后將抓緊施工。這里是海派時光綿延的濱水風貌畫卷——公共空間對原本封閉的海鷗飯店、揚子江區域提出了塑造“標志性入口廣場”、“開放的濱水岸線”、“步行化城市街區”等理念;同時做好相關的歷史建筑保護性利用。 外灘濱水區岸線 上海人的浦江情結——未來在這條上海經典的濱江段,休閑步行道、健身慢跑道、自行車騎行道、陸上觀光車道、水上游覽船道等五道融為一體,水陸一體化的綜合交通系統,提供觀光、休閑、健身等多種功能,最終目標是呈現出一幅城市“慢生活”的畫卷。 南外灘 黃浦段全長8.3公里,已貫通6.1公里,另有2.2公里南外灘區域依托外馬路慢行道實現貫通,年內還將繼續推進南外灘區域的公共空間品質提升。 世博濱江/里灘 今日暉港臨黃浦的“南園公園”一帶。世博會留給浦江兩岸一個不錯的免費開放觀光綠化帶,有紅色跑道,沿江散步可以看到盧浦大橋,夜景很美。 徐匯濱江/西岸 徐匯濱江計劃貫通8.9公里,已貫通6.4公里,近期重點推動近徐浦大橋區域和云峰油庫段的公共空間建設。徐匯濱江公共開放空間大部分區域分布為“機動車道+自行車道+步行道+跑步道+臨江親水平臺”結構。跑步驛站、滑板公園、籃球公園、龍美術館....這里有魔都最時尚的生活方式。 這些形態各異的橋 把“斷點”變成了“亮點” 找個時間去暴走一遍 約嗎? 本文來源:解放日報·上觀新聞
|
|
來自: cxag > 《美食地圖遊記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