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超級接地氣的公號 01 新年新氣象,從我最近的一點點改變說起吧。 最近我悄悄地開始了斷舍離,有這個想法已經(jīng)很久了,真正開始推進,是受山下英子《家庭斷舍離》的影響,前段時間在給慈懷讀書會解讀這本書,所以讀得很細很慢,并且好幾次產(chǎn)生了親自實踐的沖動,于是我就真正行動起來了。 2017年12月份,只要有時間,哪怕半小時左右,我就會清理一些家中雜物。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我原本就狹小的家中,竟充斥著大量的垃圾和廢品。 02 我一直是不善于收拾和整理的女人。 這么說吧,我特別討厭有人沒提前打電話突然來我家“拜訪”,因為我家并不是一副干干凈凈、整整齊齊隨時可以見人的樣子。尤其是張小又出生后,家里更是充斥著各種玩具和孩子用品,在我看來,經(jīng)常亂七八糟的。 我說家中亂,并不是家里特別臟,地倒是每天拖,桌子也經(jīng)常擦。家里亂是指鞋柜上、茶幾上,甚至餐桌上,都放著驚人的物品。我一直覺得這是因為我不會收拾造成,從來沒意識到,是因我家有太多“沒用的東西”。 我一直覺得家里需要“好好”收拾一下,所謂好好收拾,是需要花大力氣,下大功夫,好好整理一下。 前段時間我買了一個新沙發(fā),一個新電視柜,都是“瘦小型”的,替代了原先笨重的、特別占空間的沙發(fā)和很寬的電視柜。舊物換新顏后,家里空間顯得“空曠”了許多,于是我摩拳擦掌,是時候把家里其他地方也收拾一下了,而每每想到要“花大力氣、下大功夫”,我整個人就頹了:因為想一想就好累啊。 正是讀《家庭斷舍離》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再不收拾一下,我家就變成垃圾場了。 山下英子說,你不必一下子全部做完,你可以先從某一個房間開始。 03 我選擇的第一個戰(zhàn)場是廚房。我先注意到冰箱上邊有一個燒水壺,放了大概三四年了,這是一個壞掉的水壺,后來買了新的。我很奇怪既然買了新的,為什么沒有把壞的扔掉?我是想修好它,還是覺得壞了的水壺還可以挪做它用?反正它就被放在冰箱頂上好幾年,我從來不覺得礙眼,也沒覺得不妥。這不是垃圾是什么? 人的惰性和慣性,有時候就是這么可怕,如果我不是下定決心收拾一下,這個舊水壺,是不是會一直放到我們搬家再扔? 換一個眼光,重新審視廚房,我發(fā)現(xiàn)家中簡直四處是“垃圾”。 比方餐邊柜最底層,收著各種大小不一高矮不同的酒瓶,有白酒瓶子,有紅酒瓶,可能有的是覺得好看,有的是覺得有用(裝醋或醬油),總之,餐邊柜的底層被塞得滿滿的,實際上,這四五年來,我收藏的這些瓶子,一直是閑置狀態(tài),閑放了四五年的東西,不是垃圾是什么? 再比方,壁廚里有好幾個我?guī)啄昵坝眠^的水杯,雖然它們還能用,但是因為“喜新厭舊”的習性,我又買了新杯子,舊杯子舍不得扔,于是統(tǒng)統(tǒng)放在了壁廚里。 雖然還能用,但我還會再次“寵幸”它們嗎,這樣的機會應當非常小吧,換一種眼光來審視,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垃圾? 我發(fā)現(xiàn)家里很多貌似“有用”或“用得著”的東西,其實只是在徒勞地占據(jù)著空間。 當我把以前舍不得扔、覺得“還能用”卻估計再也不會用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放到一個大紙箱,我自己也嚇了一跳:竟然塞得滿滿的。 經(jīng)過半天多的收拾,壁廚、餐邊柜都“寬敞”了不少,我真是成就感滿滿。 我把這些感悟發(fā)到好友群,很多“主婦”表示深有同感:我們儲存的自以為有用的一些東西其實是“垃圾”的代名詞。因為它們很可能已經(jīng)好幾年不用了,而且未來也不會用了。與其讓它們徒勞地占據(jù)我們狹小的空間,還真不如讓他們有個好去處:比方不再穿的舊衣服,可以捐出去,不再看的舊書刊,也可以捐出去。 04 山下英子舉了自己的例子,她曾經(jīng)心血來潮要學習英語,于是定了一年的英語教材,但卻一直沒有學。每次看到那些英語教材,都感到超有壓力,后來干脆收了起來。 當有一天她發(fā)現(xiàn)一大箱子的英語教材和磁帶時,錄音機已經(jīng)“退休”了。她毫不猶豫地將這箱教材處理了,心里只覺得痛快極了。 其實整理房子,何嘗不是整理我們的內(nèi)心?斷舍離,也不僅僅是一種整理術,從深層次講,也是一種人生觀。 斷舍離,其實是一個告別的過程。 學會和“無用的”物品告別(壞掉的燒水壺),和過去的不舍告別(還能用但已經(jīng)不再喜歡的水杯),學會和自己曾經(jīng)的努力告別(想學卻沒有學的英語),這樣我們的人生,才能輕松起來。 難怪山下英子說,斷舍離能讓環(huán)境變得清爽,也會由此改善心靈環(huán)境,從外在到內(nèi)在,徹底煥然一新。 家,是我們每天生活的地方,如果只是“表面”干凈,壁櫥、鞋柜、衣柜卻存放著大量的我們不再會寵幸甚至可能三五年都不會去動的“垃圾”,其實是一件蠻沮喪的事。 那么如何開始斷舍離呢,山下英子也有些建議:
請別讓沒用的物品,徒勞地占據(jù)空間,甚至讓我們的家,日漸變成了一個大垃圾場。 家應當是一個從內(nèi)到外都舒適的場所,當我們一切收拾的妥妥當當(不敢用整齊,我功力還不夠),在這里,和家人一起聊天、吃飯、活動,才更舒適、溫馨。 如果你也存在和我一樣的煩惱,果斷開啟你的新人生吧,從整理房間,收拾舊物開始。 作者簡介 李清淺,一枚奔跑的80后老少女,做過老師、編輯,當過全職媽媽,現(xiàn)在則是自由寫作者。堅信自律改變生活,寫作改變?nèi)松?。新書《愿你獨立,愿你強大,愿你貌美如花》溫情上市,感謝支持。微博@清淺李,個人公號:李清淺(ID:wliqingqian)。 熱文回看 ? 講故事|聊情感|話家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