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宇宙第一腦洞著稱的皮克斯動畫公司在創造出會哭會思考的玩具,在探討了后人類時代的宇宙命運以及用最不可思議的方式進入人類大腦之后,這一次向一個更加困難的任務發起挑戰:它要做一部適合成人和小孩的、關于死亡的電影。
這很難,你必須懷著敬意,但又不能太過嚴肅、而且最好能夠帶著歡笑來講述“死亡”。于是,就有了這部豆瓣評分9.2的口碑佳作:《尋夢環游記》。 劇情簡介 一個小男孩的夢想遭到家人反對,但當他踏上了一場冒險之旅后,他和家人揭開了家族一個深藏已久的秘密,雙方也在此過程中達成諒解。電影在講述親情與夢想的同時,也向全世界介紹了墨西哥文化特色。 雖然故事似曾相識,但不得不說,其講述家人關系的動人方式加上煽情的音樂,再次讓觀眾禁不住淚水橫流。迪士尼與皮克斯一次次證明,不管是什么文化背景的故事,親情永遠是人類共通的話題,而且最容易戳中觀眾淚點。
電影關鍵詞
1.堅持夢想 多年以前,米格爾的曾曾祖父為了追求音樂夢想,抱著吉他遠走他鄉,再也沒有回來。曾曾祖父遭家族唾棄,甚至在靈壇供奉的遺照中,他都被從合照里撕掉了。
音樂成了這個家庭的禁忌。對大人們而言,音樂象征著拋棄,而鞋象征著團聚;對米格來說卻相反,音樂象征夢想和自我。米格幻想成為音樂家,像已故歌星德拉庫斯一樣。亡靈節當天,他悄悄偷走德拉庫斯靈堂里的吉他,因詛咒而誤入了亡靈世界。 2.家庭第一 試想有一天,你的親人或愛人突然離你而去,你會怎樣? 試想有一天,你的夢想和家里人對你的期望相悖,你會怎么辦? 試想有一天,你某個逝去的親人的亡靈被全家族人忘記,那該多么殘忍…
“家庭第一”是《尋夢環游記》中經常出現的臺詞。但此片絕對不會生拉硬套地灌輸雞湯,影片還有一句臺詞:當世界沒有任何一個人記住你的時候,你也將從這里徹底消失,每個人都不是孤島,與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互相銘記關心,賦予人生溫度,才是生命的意義。
3.遺忘 因為在這個地方,你才開始了解到這個電影很深層的中心,那就是親人逝去并不可怕,因為有亡靈世界,其實他們仍然在開心的活著。但一旦這個人再也沒人緬懷、紀念,他就會真正的死亡,消失。也就是說:遺忘,才意味著真正的死亡。
在后面的劇情里,米格的曾曾祖母和曾曾祖父相見時,曾曾祖母不愿意原諒曾曾祖父,但她發現自己曾經的丈夫即將徹底消失時,說:可以不原諒,但他不該被遺忘。
4.勿忘祖先和文化背景 只要人們在亡靈節那天,可以對死去的家人的照片上供,并懷念他們,這些逝者的靈魂就可以在那天從冥界回來與家人團聚,并永遠不會被忘記。這與我們中國文化里清明節掃墓是一個意思相反,如果沒人悼念,沒人上供,這些亡靈則會永遠的消失。這也成為米高經歷的轉折點,從開頭追求音樂夢想,到后來轉移到了尋找父親下落,并懂得了悼念自己家族的重要性。
評價范本 《尋夢環游記》:滿滿淚點后的文化輸出 文/姜子謙
“皮克斯出品”、“豆瓣近乎滿分”……隨便說出幾條關于《尋夢環游記》的信息,似乎就讓人沒有了不去電影院感受這部電影魅力的理由。嚴格來說,在創意上這并不是皮克斯最出色的作品,但這部電影卻遠遠承載了創意外的更多情懷。
從創意角度,這部影片套路類似此前的《頭腦特工隊》,就是將人們的虛化情感,通過非常具象的手段表現出來。這次具化表現的,是生者與亡者之間的思念與羈絆。在觀影過程中,無論故事、穿越設計甚至最后劇情反轉,都不會有太大意外之處。但卻實實在在打擊到了觀眾內心深處的痛點,當影片第一次出現亡靈因被人意外最終消失于世界中時。觀眾很快逐漸會不斷地自我反思,我們內心是否正在遺忘一些不該被遺忘的人或事。
相比中文《尋夢環游記》的譯名,原版英文名《coco》其實更接近創作者想表達的訴求。在影片中,coco是家族傳承的一個紐帶,從“曾曾祖父”到12歲的米格爾,當coco記憶開始逐漸消失時,珍貴且不可替代的過往看似要離家族而去,但恰恰又是這份遺忘,讓年輕一輩深刻地意識到,過去所不能輕易被泯滅的理由。所以,或許coco自己并沒有意識到,但她在故事中,負責承載著老一輩的榮耀與遺憾,以及對新一輩的指引與鞭策。在現實中,其實每個家族、每個人都應該是coco,也只有這樣,人們才能不忘過去、尊重過去,并懷著對過往地緬懷以及逝者的尊嚴更好地生活下去。
或許對于“亡靈節”這種祭奠古人的儀式,會有很多當地人真得相信,這一天會有長者回來看看自己的后輩是否幸福。所以有了這種力量,才能讓人有更好活下去的理由與力量。所以,除了整體創作環境的浮躁,如今我們對傳統文化也早已慢慢失去了尊重。總之,在被《尋夢環游記》感動的同時,也希望能有更多聲音呼吁,無論是誰,應該好好尊重傳統文化,這樣我們的文化輸出,似乎才會走上一個可以期待的正軌之上。 / 粉絲留言板 / 《玩具總動員》《賽車總動員》《頭腦特工隊》《飛屋環游記》《怪獸電力公司》《海底總動員》《超人總動員》......這些都是皮克斯公司的作品,你最喜歡哪一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