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在腰部,當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大腸俞穴位于脊柱區,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俯臥取穴。 [針灸] 直刺0.8~1寸,局部酸脹,有麻電感向臀部及下肢放散。 [作用]:通腸利腑,強壯腰膝. 特異性:大腸俞為大腸之背俞穴。 大腸俞穴意義:大腸腑的水濕之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水濕之氣。 運行規律:外散之熱循膀胱經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經下行。 理氣降逆,調和腸胃。 大腸俞有疏調腸腑、理氣化滯的作用。 功能作用:外散大腸腑之熱。 主治:腹脹,泄瀉,便秘,痔瘡出血.腰痛.蕁麻疹. 腹脹,泄瀉,便秘,腰痛,腰腹瀉、髖關節疼痛等。此穴與小腸俞配合可以明顯改善男子早泄的情形。 大腸俞主治胃腸、腰骶、下肢等疾患。如反胃噎膈、飲食不化、腸鳴腹脹、繞臍切痛、腸澼泄痢、便秘脫肛、臟毒便血、遺尿癃淋、痛經、腰腿痛、脊強不得俯仰等。 現代又多用大腸俞治療急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闌尾炎,腰部軟組織損傷,骶髂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等。 大腸俞主治腹痛,腹脹,腸鳴,泄痢,便秘,腰脊痛;以及細菌性痢疾,腸梗阻,坐骨神經痛等。 1、運動系統疾?。貉?,骶髂關節炎,骶棘肌痙攣; 2、消化系統疾?。耗c炎,痢疾,便秘,小兒消化不良; 3、外科系統疾病:闌尾炎,腸出血; 4、精神神經系統疾?。鹤巧窠浲?; 5、泌尿生殖系統疾病:遺尿,腎炎,淋病。 [配伍] 大腸俞穴配氣海穴、足三里穴、支溝穴治便秘。 大腸俞穴配至陽穴、腰陽關穴,有強筋骨,利腰膝的作用,主治腰脊骶髂疼痛。 大腸俞穴配天樞穴,為俞募配穴法,有培土健中,消積滯的作用,主治胃腸積滯,腸鳴腹瀉。 大腸俞穴配上巨虛穴、承山穴,有調腸腑清積熱的作用,主治便秘。 [類別]:大腸背俞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