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長沙市將進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高中教育從秋季高一年級新生起,按國家新頒課程教學,促進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和學生個性發展。 中小學招生入學制度將完善,小學、初中分別按45人、50人班額實行陽光招生,并確保小學2至3年級班額控制在50人以內,初中2至3年級、高中1至2年級班額控制在55人以內。 據透露,目前長沙市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3.01%,超全國水平15.6%;義務教育毛入學率超100%,“三類”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2.2%,穩居全國前列;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96.8%,超全國水平9.3%。 中小學生“體藝2+1”普及率達40%;創建全國首批文明校園3所、校園足球特色校37所;學生學業水平、學科奧賽、科技創新、技能競賽等成績穩居全省全國前列。 新的一年,長沙將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統籌抓好師資配備、選課分班、生涯規劃教育等工作,完善中考中招制度,改進高中“學業成績+綜合素質評價”錄取方式,擴大優質高中指標分配到公辦初中的比例。 完善中小學招生入學制度,鞏固“公辦不擇校”改革成果,修訂民辦初中招生辦法,解決民辦學校辦“占坑班”、亂招生、亂收費等問題;擴大中職學校本地生源比例,規范民辦中職學校招生秩序。 長沙教育2018劃重點:公辦初中指標生分配比例將擴大,高一對接新高考 擴大指標生分配到公辦初中的比例,高一新生對接新課標、新高考,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30所、中小學校25所,“大班額”“擇校熱”、學生課外負擔過重等熱點難點問題或將破解。 據悉,今年長沙將嚴查“趕進度、超難度”教學現象,城區優秀教師也有望實現區域無障礙流動。 盡管“公辦不擇校”,但長沙孩子在中考時想要以優惠政策升入名校的途徑還是存在的:一種是直升生,一種是指標生。 長沙市教育局中招辦將城區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的40%作為指標生計劃,分配到城區公辦初中和相關子弟學校。其目的是促進教育平等化,使各初中的學生都有機會上好的高中。 長沙市的每所學校原則上分配2所省級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的指標生計劃,其中一所為師大附中、市一中、長郡中學、雅禮中學四所學校中的一所,另一所為其他省級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中的一所。 2017年一中、附中、長郡、雅禮四大名校的指標生錄取最低控制線為4A2B,明德、周南、實驗中學為2A4B,其他省示范性中學為6B。 錄取時,大部分學校指標生錄取線不會下到最低控制線,只有薄弱學校和邊遠農村學校才會出現這類情況,其主要目的是穩定薄弱學校生源,讓這類學校的學生也有機會升入省示范性中學。 盧鴻鳴表示,針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招生入學,要鞏固“公辦不擇校”改革成果,修訂民辦初中招生辦法,特別是要解決民辦學校辦“占坑班”、亂招生、亂收費等問題;擴大中職學校本地生源比例,規范民辦中職學校招生秩序。 一個班上超過70人,教室里密密麻麻全是“黑腦袋”,老師上課必須要“擴音器”,否則后排的學生完全聽不清…… 這樣的“超級班”曾在長沙多所中小學顯現,孩子們上課“喊起立都站不直”,老師們從教學到作業批改,都經歷著巨大的挑戰和考驗。 “化解大班額”已成為長沙教育的“頭等大事”。 盧鴻鳴稱,今年將新改擴建中小學校25所,創建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300所。 為化解大校大班,將加大學校建設力度,逐步消減超規模的學校;推動國家標準班額建設,從今年秋季學期起按照小學45人、初中50人的班額標準實行陽光招生;并確保小學2-3年級班額控制在50人以內,初中2-3年級、高中1-2年級班額控制在55人以內。 劉女士的孩子在長沙一所名校讀初一,在小學,孩子成績優異,也從未有過補課的經歷。但進入初中的第一次月考,成績卻成了班級的倒數之列,這讓劉女士傻了眼。 向老師和其他家長一打聽,她才發現,班里絕大部分孩子在“小升初”的暑假就提前學習了初一的課程。老師們上課的進度也很快,考試難度也偏高。 于是,劉女士給孩子報了多門功課的課外補習班,希望孩子能盡快追上同學。 在義務教育階段,教學存在“進度過快、難度過大”的現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們的課外負擔過重。 今年,將研制出臺專門文件,嚴查、重處義務教育“趕進度、超難度”教學現象;嚴格落實“一科一輔”等教輔材料征訂規定。 另外,還將嚴格民辦培訓機構準入制度,規范培訓范圍和內容,切實解決違背教育規律開展培訓、組織“小升初”招生考試等問題;建立明察暗訪機制,把督查結果作為考評學校的重要依據,嚴控“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 另外,今年還將探索學生課后托管服務制度,建好在線學習資源平臺,滿足學生假期學習和差異化、個性化學習需求。 目前,長沙越來越多新建的中高檔樓盤,都有配套的幼兒園,建設投入大,收費也比較貴。 長沙市岳麓區某小區幼兒園的收費超5000元/月,該小區多數居民直言,孩子根本就讀不起小區配套的幼兒園。 事實上,長沙學齡前兒童“進公辦幼兒園難,進私立幼兒園貴”,價廉質優的公辦學前教育機構短缺困擾著很多市民家庭。 今年,長沙將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30所,基本完成小區配套幼兒園移交,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達到76%,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3.5%。盧鴻鳴表示,還將加快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 完善學前教育布局,落實幼兒園規劃建設相關法規,確保幼兒園學位增長滿足“全面二孩”、戶籍開放、城市擴容等政策深入實施后的學位需求。 特別是將成立專門機構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整治,將小區配套幼兒園改為公辦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基本完成配套幼兒園移交任務。 為提高學前教育保教質量,長沙各區都將推進建設1-2個由優質公辦園或民辦園為龍頭的幼教集團,實現幼兒園集團化辦學。 同時,還將探索早教中心、托兒所建設,研究推動0—3歲嬰幼兒的專業照護和早期教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