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 除夕,燕肅的《關(guān)山積雪圖》提醒了我們在新年中需要一些目標感,怎么有點感覺快要岔到一句生活充滿節(jié)奏感的歌詞。初一,展子虔的《游春圖》預(yù)示全年都將如青綠山水般有聲有色、生機盎然。可是一頭一尾完美了,中間的路還得每天自己走,如同,年終述職時的總結(jié)、開年計劃時的宣告,過得有點轟烈感,中間最漫長的叫平日,叫每天。這時,最需要的是不離不棄,不時甚至是無時無刻的指引,有什么猶如腳前的燈,路上的光,可以點亮生命的光,給予生活不竭的動力,讓每一天都精彩。 若是小時候可能會有人想到燭光里的媽媽,那份無私而偉大的慈母之愛,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陪護和包容。此刻,六月想到較為擅長描繪燭光的法國畫家喬治·德·拉圖爾,想到他畫中的燭光給人以溫暖,隨時看隨時似乎都能得著一份力量,如同春天推動萬物蘇醒生長的力量。看來人生的路接受光的指引是最穩(wěn)妥和暖心的。 《木匠圣約瑟夫》(St.Joseph,the Carpenter)是拉圖爾的一幅代表畫作。畫面中一位年邁的老者正彎著腰做著木匠活,在一塊木頭上鉆著眼,地上散落著工具和木屑,還有一節(jié)精致的刨花。一旁坐著的年幼的孩子,正手持著一支蠟燭為其照明。看這場景,忍不丁會有觀者心生責怪,或是心生好笑,這孩子真不會用蠟燭照明,幾乎要燃了老者的頭發(fā),雖然老者已經(jīng)謝了頂,被灼傷還是有可能的,這光亮應(yīng)該用來照亮干活的地方,最好是位于鉆眼的地方,好看個真切,免得鉆歪了。其實生活中還真有不少類似的情景,比如父親在擦車,孩子說要幫爸爸,可能是沒走心,還可能是特別走了心,就拿了一個鋼絲球來幫著擦。孩子說要幫著母親澆花,裝了一瓶沐浴露來幫花兒洗個澡先,花灑下都是這么用的。總之,孩子的熱心和愛心總需要大人有更寬廣的愛心才能呵護完全。不過,拉圖爾在此所表達的畫面,并非是孩子幫倒忙的詼諧可樂的場景。 如果我們了解圣經(jīng)故事,就能夠理解這支蠟燭的位置,是經(jīng)由拉圖爾特意安放和布局的。《木匠圣約瑟夫》中的這位老者是圣經(jīng)中描述的耶穌的父親木匠約瑟夫,小孩子正是年幼的耶穌,我們知道耶穌是童貞女瑪麗亞所生,耶穌在人間的父親就是這位木匠約瑟夫,瑪麗亞的丈夫。這時再看畫面,照亮約瑟夫臉上的蒼老、眼里的明亮、頭上的汗珠都不是關(guān)鍵,重點是要顯明耶穌是光的源頭,耶穌用手遮住的燭光幾乎照透了他的左手,但是亮度卻不及耶穌臉上自然的光亮,并且燭光即便燃得再旺,終將會熄滅。似乎有在預(yù)示耶穌說過的“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原來目前比較流行的“燃”字,在拉圖爾的時代居然能找到共鳴,并且還賦予了一份意義,甚是驚奇。 拉圖爾的細膩刻畫和用光技藝,在畫中表現(xiàn)的令人嘆為觀止,燭火燃燒產(chǎn)生的火焰和絲縷煙灰被清晰顯明。耶穌幼嫩的臉白里透紅,有著自體內(nèi)向外自然放射的光彩。一條精致的線條,顯出耶穌腿部的光面和暗面,將細膩表現(xiàn)到極致。我們仿佛看到卡拉瓦喬用光的技法,只是拉圖爾的用光有著他自己獨特的一面,不同于卡拉瓦喬的側(cè)光體現(xiàn)物象,而是將光源位于中心位置,周圍投下陰影,增添許多神秘和奇幻色彩。這種用光特色只出現(xiàn)在他所繪制的宗教題材作品中,反映社會風俗的畫中卻不曾有用到。若是有心仔細察看這幅畫,其中還蘊含了一些更為令人驚奇的表現(xiàn)和寓意,等著你去發(fā)現(xiàn)。感受一份光照,接受一份指引。 【代表作品】 盲人手風琴手 1630年 樂師們的爭吵 1630年 懺悔的瑪格達萊妮 1630年 算命先生 1630年 有俱樂部王牌的騙子 1634年 新生 1640年 公雞 1645年 圣約瑟夫的夢境 1645年 抹大拉的馬利亞 1650年 瑪利亞受教 1650年 玩骰子 165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