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種可能性。 1.動作不行 蛙泳腿的本質,也是鞭腿。很神奇吧,小腿內側盡量往后翻開之后朝兩邊蹬出去,大腿夾緊使得兩腿并在一起,這個蹬夾的動作必須無比連貫,而且在蹬轉夾的時候,腳掌由勾著轉為繃直并且合十,腳掌合十,神奇吧...恩...也不是要合得緊緊的,有這個動作就行。 這就是初學者蛙泳腿效率不高的原因,動作太復雜了,要求非常連貫,這種動作練得不夠多,光想考腦子去記步驟,在做動作的時候時時想著下一個步驟是啥,是不行的,非得練到做動作不用過腦子才行。就好比你用筷子夾菜,腦子里面只是想著我要吃吃吃,而不會想著我需要怎么樣去控制我的手指去控制我的筷子才能夾到菜。為什么?因為太熟練了嘛。 2.柔韌不行 簡單的講,上面說的動作,柔韌不行,是做不出來的。比如小腿內側向后翻開,比如腳掌繃直,合十...這些動作做不出來,導致的不僅僅的動作的效率大大折扣,更是體會不到水感。這種情況,只有三種選擇,1,放棄。2,慢慢壓關節和韌帶。3,將就。 3.水性不行 水性由換氣和身體平衡兩個技能組成,換氣不行的話會導致人緊張,一緊張,動作就做不好。平衡不行的話,也會緊張... 4.身體形態不行 游泳的三大阻力,頭一個就是身體形態,簡單的講,在水中,趴著游比豎著游,阻力要小。那最優解就是流線型,這個詞估計很多游泳愛好者都知道。流線型,就是一個兩頭尖,中間粗的形狀,可以想成是一個比較瘦的橄欖球。這里要說一下,柔韌不行,那想要做出流線型的姿勢,也要艱難很多。 另外就是上面提到的,換氣不行,就會時時把腦袋保持在一個高的水平位置,那下半身就容易下沉,導致在水中游泳的身體形態是頭高腳低,斜著的樣子,阻力非常大,游得有效果才有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