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教學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三大內容(繪畫、手工、欣賞)之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重視繪畫、手工,忽視欣賞教學。在幼兒園中,單獨的欣賞課程幾乎沒有,即使有那么一兩節欣賞課,大多也是為了欣賞而欣賞,并沒有與繪畫教學結合在一起,而我認為欣賞教學對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欣賞能力以及學習興趣的培養均有極大的作用,對開闊視野、豐富生活、激發幼兒對美術表現的向往與追求是大有好處的。為此,我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選擇兩例名畫作為欣賞內容,設計了能為大班、中班幼兒接受的美術欣賞活動。目的在于使幼兒初步感受名畫作品,并把這種感受通過自己的繪畫表現出來,從而提高紀兒的感受美、理解美、創造美的能力。
實例一、欣賞梵高的《向日葵》——創作“菊花”
要求:
1?讓幼兒欣賞名畫,要求幼兒能概括出畫面的內容,感受作品的造型意境和色彩關系。
2?培養幼兒對名畫欣賞的興趣和對美好生活追求的熱情,發展幼兒聯想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在感受作品的基礎上,讓幼兒畫出菊花。
準備:
1?欣賞用的名畫。
2?幼兒用的畫筆及畫紙。
過程:
一、感知與講述:
出示名畫《向日葵》并提問。
1?這幅畫上畫了些什么?(畫了一只放在桌子上的花瓶;瓶里插滿了向日葵花……)
2?這幅畫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葵花的顏色向一團火球,整個畫面向燃燒著的熊熊烈火……)
二、分析理解
1?這幅畫中什么顏色最多?(桔黃色、黃色)哪些地方用了桔黃色和黃色?(向日葵的花朵)
2?除了桔黃色、黃色之外還有什么顏色?(還用了較深的黑色、深綠色和藍色)
3?哪些地方用了黑色、深綠色和藍色呢?(向日葵的葉子用的是較深的綠色還有黑色,背景處是藍色)這些顏色用在一起給我們的感覺怎樣?(很鮮艷、很歡快、像太陽般明亮)
4?我們再仔細觀察一下,看看一共有幾花葵花?(10朵)每朵有什么不同?(葵花像一團火,葵花瓣和葵葉像火苗,葵花有向上的、向下的;有正面的、側面的,花頭有大的、有小的,大的已經成熟長出飽滿的葵花子,顯得沉甸甸的,花瓣有多的也有少的,風兒吹來好像在點頭微笑……)向日葵的線條是怎么畫上的?(畫面上的線條畫得很簡煉,而且很有力)
三、啟發與討論
1?這張畫畫的是一朵朵漂亮的向日葵花,畫家用簡煉有力的線條和鮮艷、明亮的色彩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那我們畫畫時應該怎樣?(也要像畫家一樣大膽用色,把畫面畫的多姿多彩)
2?秋天到了,如果讓你們來畫菊花,你們可能怎樣畫?(用簡煉有力的線條,用鮮艷明亮的色彩,把菊花畫成各種姿態的花朵,使畫面美麗無比)
四、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自我表現,注意顏色的對比選用,使畫面飽滿。
五、小結講評
展示作品,幼兒敘述作品內容,教師講評。
實例二:欣賞亨德爾瓦塞爾的作品《落日》——創作“陽光”
要求:
1?通過欣賞名畫,讓幼兒感受畫面上絢麗的色彩。(課前要求家長帶領幼兒看日出或日落)
2?增進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準備:欣賞用的名畫,鉛畫紙、各色水粉顏料、調色盤水粉筆、棉簽若干。
過程:
一、啟發與討論
1?前幾天爸爸、媽媽一定帶你們去看日出日落了,太陽剛升起或太陽剛下山的時候,陽光是怎么樣的,云彩是怎么樣的,周圍景物又是怎樣的?讓幼兒充分表述自己的感受。
二、感知與講述
出示名畫《落日》并提問。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太陽即將落山的圖畫。請小朋友靜靜的觀察一會兒看看畫家是怎樣畫落日的。
2?看了這幅畫你們有什么感覺?(太陽快下山時發出美麗的光芒)
3?湖面變得怎么樣了?(藍藍的湖被映得五彩繽紛,湖邊的房子也被太陽照得怎么樣了?(湖邊的房子也染上了金黃的霞光)
三、分析理解
1?畫家爺爺在畫這幅《落日》時用了許多顏色,你們看看有哪些?(紅色、橙色、藍色、金黃色……)
2?用的最多的是什么顏色?(紅色、橙色、金黃色)用在哪里?(用在落日的光輝上)
3?湖水是什么顏色?(藍色)湖水的藍色與陽光的紅橙黃色形成對比,使落日顯得特點美麗輝煌。
4?最光給你們怎樣的感覺?(亮麗、溫暖)藍藍的湖水給你們怎樣的感覺?(寧靜)
5?看了《落日》后你們也來畫一幅美麗的陽光,把自己認為最美麗顏色全用上好嗎?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展開想象(如:加畫上水波的光芒、彩霞、樹林、建筑等)。大膽用色,提醒幼兒注意畫面整潔。
五、展示幼兒作品,教師講評
從上面兩側實例上看,幼兒對作品的主題具有一定的知覺敏銳性,他們主要憑借直覺感知,對局部的物象觀察得比較仔細,能夠描述某些細節,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潛在的創造力,他們容易接受色彩鮮艷、形狀逼真的名畫,所以我們教師在選擇一些美術作品時,要有目的性、針對性,還要遵循漸進性和程序性原則,要由近及遠、由簡至繁。
引導幼兒欣賞名畫,通過視覺獲得審美經驗并展開討論,是啟發幼兒的有效方法。一幅名畫的內容在教師的誘導下,讓幼兒一一觀察并說出感受以及自己對創作的構想,你會發現這些名畫作品,對孩子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多么的巨大。一幅能讓幼兒感受到美的名畫,可以使他們充分展開想象,幼兒從名畫作品中獲得的啟迪,可以拓展他們表現的空間對他們繪畫創作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經過一段時間,這種潛在的影響即表現為審美感受和審美創造水平的質的飛躍。
受幼兒年齡特點、知識經驗和智力發展水平的限制,我們只能讓他們欣賞一些貼近自己生活,又比較易于理解接受的美術作品。其內容可選擇自然風景、動物、人物、室內景物、生活場景,要求形式感強、色彩強烈,具有裝飾效果和鮮明的藝術效果。選好題材內容是搞好名畫欣賞教學的關鍵。
在欣賞教學過程中,教師以開放的態度讓幼兒自主的探索、感知作品,并對作品的審美要素進行分析、描述和討論。引導幼兒從主題、結構形式、色彩搭配及作品運作的技法上獲得繪畫創作的經驗的熱情,并對幼兒的創作給予肯定與贊賞,使幼兒對審美能力得以升華,我想這大概就是名畫欣賞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所在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