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喜愛銅鏡,不僅因為它光面能照影,而且背面的構思主題更具有藝術的感染力。古代銅鏡上的紋飾的寓意與配置,至今仍有許多解不開的謎,如戰國山字紋鏡,漢代的規矩紋鏡,唐代的海獸葡萄鏡等。海獸葡萄鏡還被中外的學者稱之為“多謎之鏡”。在近幾年的銅鏡交易市場上,唐代海獸葡萄紋鏡也屢創佳績,顯示了其非凡魔力,投資收藏價值極佳。 海獸葡萄紋鏡,直徑9.5厘米,重315.9克,源自唐代時期,年代久遠,歷史悠久。藏品呈圓形,鏡面近平,沿較高,正面素面無紋飾;背面中為伏獸狀鈕,鈕的周圍分內外兩輪區,其間有一周凸棱相隔。內區中四只海獸以不同的姿態攀援于葡萄枝蔓之上,生動傳神,頗具動感;外區中多只蜻蜓蝴蝶藏于碩果累累的葡萄枝蔓之中,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內外區的葡萄枝蔓騎跨輪環彼此相連,使得整體圖案在精致之余略顯繁冗,這也正是唐代審美情趣和藝術風格的體現。除此以外,鏡子的邊緣還有一圈精美紋飾,十分獨特。 銅鏡的使用方法與現代的玻璃鏡相同,既可做架放于桌案上,也可以鈕內系繩于壁上。中國唐代銅鏡常被作為禮品贈送。因此,鏡背面多為“吉祥”的圖案。葡萄蔓延的枝條和豐碩的果實,象征著“富貴長青”,深受人們的喜愛。所以,海獸葡萄紋鏡在唐代的銅鏡中不論質量與數量都居首位,深得人們喜愛。此鏡紋飾全部為浮雕式,做工精美,制作精良,設計別致,古樸典雅,圖案奇特逼真,內容繁縟豐富,布局合理,包漿老道,歷經無窮歲月的洗禮,藏品仍保存極為完好,品相完美如新,紋飾清晰深邃,實屬難得,是唐代海獸葡萄紋鏡中的珍品,極具藝術觀賞價值! 海獸葡萄鏡主要流行在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其形制主要為圓形,少量呈方形、菱花形。鏡背紋飾系高浮雕,主題圖案以葡萄和海獸組成,從當前出土及在古玩藝術品市場上出現的“海獸葡萄鏡”來看,其主紋飾的布局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內區為數只海獸相互追逐嬉戲,海獸之間布滿葡萄的葉子和果實,外區為飛禽葡萄蔓枝果實;另外一種被稱為“過梁式海獸葡萄鏡”,畫面雖被分為內外兩區,但是內區的葡萄枝蔓卻沿著中間的分割圈伸入外區,外區雖以葡萄蔓枝為主,但是還間以飛禽走獸和迷你蜂蝶之類,有些邊緣也有裝飾。朱先生的海獸葡萄紋鏡是過梁式海獸葡萄鏡,精美珍罕,藝術價值頗高,十分珍貴。 海獸葡萄紋鏡因為其精美的紋飾和奢華的鑄造工藝,是中國古代銅鏡中公認的特色代表,其發展貫穿于整個唐代始末。如今,海獸葡萄紋鏡收藏熱潮一浪接一浪,市場行情極為火爆。朱先生的海獸葡萄紋鏡,集藝術價值與歷史價值為一體,投資收藏價值相當不錯,值得珍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