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姓名:袁枚 字:子才 號:簡齋 別名: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 國家:清朝 民族:漢族 所處朝代:清朝 出生地:錢塘 出生時間:公元1716年 去世時間:公元1797年 職業:詩人、散文家 官職:翰林院庶吉士、沭陽知縣、江寧知縣、上元知縣 著作:《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等 袁枚畫像 袁枚是清朝時期著名的文人,為“乾隆三大家”之首的稱號,同時于同時期的紀曉嵐共稱“南袁北紀”。袁枚雖然進士出身,曾經也在朝為官,但是事實上在政治方面袁枚的成就不高,他的所有才情都站在在文學上。 袁枚生于公元1716年,去世于公元1797年,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浙江錢塘漢族人,為清朝時期著名的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 袁枚少時便已經因為擅長寫詩文而才名彰顯,為時人所知。乾隆四年,袁枚進士及第,授翰林院庶吉士。關于此次科考高中,其中還有一番波折。但是可靠的時候,袁枚題“賦得因風想玉珂”中有“聲疑來禁院,人似隔天河”的詩句。雖然句子極妙,但是到底有所犯,所以當時的評審官認為他“語涉不莊,將置之孫山”。幸好但是刑部尚書尹繼善將其留住,袁枚才能順利的進士及第。 授翰林院庶吉士之后,袁枚便一直安心待在翰林院中,直到三年之后才外調做官,為沭陽、江寧、上元等地知縣。袁枚外調做官期間,法治嚴明,權貴平人都一應對之。用法不必權貴,甚得治下百姓愛戴,政績頗顯,很得當時的上司尹繼善的賞識。后來他從沐陽縣調任的時候,百姓夾道送行,攀車餞酒,灑淚話別。 乾隆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749年,袁枚三十三歲的時候失去了他的父親。四十歲的時候,當時在朝為官的袁枚決定辭官,此后歸鄉贍養自己的母親。關于這一點,有人贊袁枚的孝順,也有人說此前袁枚早就已經無心官場。無論是何種原因,離開官場的袁枚才真正的開始綻放光芒。 袁枚在江寧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筑室定居,世稱隨園先生。好友錢寶意作詩頌贊他:“過江不愧真名士,退院其如未老僧;領取十年卿相后,幅巾野服始相應。”袁枚亦作一副對聯:“不作高官,非無福命只緣懶;難成仙佛,愛讀詩書又戀花。” 就這樣袁枚開堂授課、閑居在家、游山玩水、品嘗美食,過了將近五十年的舒適生活。袁枚是一個非常會生活的人,同時也是一個敢于不凡之人,他心境高闊,隨性自由,這樣的性子是不適合待在官場的。 晚年的時候,袁枚四處游歷南方諸名山,與詩友交往。就這樣一直活到八十二歲的高壽,然后安然離世。去世之后,葬在城中百步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