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作為孩子最早的啟蒙終身的教育者對孩子的教育影響也最深遠。父母若想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必須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人們常說:看,這孩子走路和他父母一個樣,可見家長的行為舉止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我們的家長們要注意:“孩子們的眼睛是照像機,腦子是錄音機,你們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們的心上,要做好榜樣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家長舉止言談文雅大方,子女也會如此,家長舉止言談粗俗不堪,必然會對子女有不良的影響,家長如能自覺地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衛生,將吃完的瓜果皮放進衛生箱中,孩子也會學著父母,把瓜果皮放進垃圾箱,養成這種維護社會公共衛生的習慣。而有些大人不拘小節,隨地吐痰、亂拋臟物、亂說臟話,孩子也如此行事。家長的表現在很多情況下成為孩子的參照。父母要使孩子的言行有所遵循,切不可言行不一。言行相悖比對孩子放任自流效果更壞。
父母制定的“家庭規則”,例如在家不看電視、不打游戲……自己首先應帶頭遵守,否則不但不能使孩子聽從命令,更會使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導致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力衰減甚至走向反面。要求在孩子身上形成的品質和良好習慣,父母都應具備。例如:到家第一件事是換鞋洗手,首先父母要做到,父母做到了,孩子自然而然就做到了,父母榜樣作為一種具體的形象,具有強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
如果家里來了客人,要帶孩子到門口迎接并引導孩子把自己最好吃的東西拿出來招待客人。一定要強調送給別人的一定要是最好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都會看在眼里對父母產生崇敬,并以父母為榜樣模仿效法。在日常生活中,謹言慎行,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須做到。
父母一旦答應了孩子的事一定要兌現,兌現有困難的事不要輕易許諾。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對我們大人也是一個無形的督促,有時為了打發孩子,也曾經有過想隨便找一個借口的時候,希望能蒙混過關,可是孩子不依不饒:“你還是媽媽呢,竟然說話不算話。”說得我好汗顏。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能從自身做起,注意言傳身教,不讓孩子挑出毛病。這樣教育起孩子來,不僅省去了不少口舌,而且還培養了孩子“誠信”的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