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真題北京卷) 大數據顯示,城市機動車流量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體現城市的生活節奏。機動車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時段機動車流量占當日機動車總流量的比例。下圖為甲城市工作日機動車流量變化圖,回答下題。 甲城市所處時區是( ) A.西二區 B.西十區 C.東十區 D.東二區 【答案:B】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時區的劃分與區時的計算。 讀圖可知,橫坐標是北京時間,縱坐標為機動車流量百分比。由圖可知甲城的工作時間是北京時間3時到11時,而當地工作時間是地方時9時到17時。由此看出兩地時間相差6小時,且甲地在北京的東部,北京為東八區,向東數4個小時,到東西十二區,再往東數2小時就到西十區,B正確。 【圖解】 【知識拓展】 1、地方時的確定與計算 地方時的計算依據:地球自轉,東早西晚,1度4分,東加西減,經經計較,分秒必算。 計算時具體可分為四個步驟:一定時,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一定時:即確定計算時可作為條件用的已知地方時,光照圖中,特殊經線的地方時的確定,以下圖為例: (1)晝半球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12時,如ND。 (2)夜半球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24時或零時,如NB。 (3)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的經線地方時為6時,如NC。 (4)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的經線地方時為18時,如NA。 二定向:即確定所求點與已知時間點的相對東、西方向,如圖中求E點的地方時,以D點作為已知時間點,則E點位于D點以東,應“東加”;若求F點地方時,以B點作為已知時間點,則F點位于B點以西,應“西減”。 三定差:即確定所求點與已知時間點的經度差,以確定時差,如E點所在經線與經線ND經度相差45°,時差為3小時。 四定值:即根據前面所確定的條件算出所求時間。 2.區時的計算 (1)確定時區:若題目中只有某地點經度,必須先判斷出該經度所處的時區。方法是:已知經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即余數等于或小于7.5時取整數,余數大于7.5°時,商加1即為時區數。 (2)求時區差:若兩地同時為東時區或西時區,則時區數相減,若兩地分別屬于東、西時區,則時區數相加。 (3)求區時:根據東早西遲的原則,采用知西求東加時區差,知東求西減時區差。 (4)注意問題: ①日界線兩側的日期變化 ②因一天為24小時,區時計算結果若大于24小時,則為第二天,該數值減去24小時,原日期加一天,即為所求時間;若區時小于0,則為前一天,需用24小時減去所得數的絕對值,原日期減一天,即為所求時間。 3.日期的變更 由于地球的自轉,一般情況下,地球上總是存在兩個日期,因此也就存在兩條日期界線,一條為國際日界線(是人為規定的,大致沿180°經線),一條為地方時0時所在的經線。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過0時經線日期要加一天,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日期則要減一天。如下圖所示: (1)經線展開圖 (2)極地投影圖 (3)兩種日界線的區別 【方法技巧】 1.一般情況下,從0時經線向東到180°經線為今天的區域;從0時經線向西到180°經線,為昨天的區域。 2.特殊情況下,當太陽直射0°經線,全球處于同一天;太陽直射180°經線,全球分為兩天,且各占一半;當0時經線在東經區時,新的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舊的一天占一大半;當0時經線在西經區時,新的一天占一大半,舊的一天占一小半。 3.180°經線上的地方時(X),就是新的一天的時間范圍。例如180°經線的地方時是12時,則新的一天的時間范圍就是12小時。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為X/24,舊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為1-X/24。 4.180°經線的地方時是幾點,進入新的一天的區域所占時間就是幾小時;反過來,全球進入新的一天的區域所占時間是幾小時,180°經線的地方時就是幾點。這樣我們確定新的一天的范圍時,只要我們根據材料所提供的條件,計算出180°經線的地方時,就是全球新的一天的范圍,其余的范圍就是舊的一天。 5.在進行地方時、區時的計算時,盡量要按照東(經度或時區)早、西(經度或時區)晚的原則,盡可能不跨越日界線計算;在跨越日界線時,一定要注意日期的變化。 可愛的你,長按識別后即可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