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代,有這樣兩位偉大的書法家,他們的書法作品盡管風格并不相同,他們一位擅長楷書、一位精于行草,但同時又是相識二十余年的好友,友情深厚。他們并沒有互相嫉妒,而是都能欣賞對方的書法。他們就是合稱“北鮮南趙”的鮮于樞和趙孟頫,他們同時也是元代書法的兩個最重要的人物。 鮮于樞是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晚年營室名'困學之齋', 自號困學山民,又號寄直老人。鮮于樞出生于北方,性格慷慨、豪爽。他身材魁梧,胡須濃重,被朋友們稱為'髯公'。鮮于樞流傳下來的四十余件書法作品中,以行草書為主且多為墨跡,可見他在行書、草書方面的成就最高。他的書法功力扎實,善懸腕作字,喜用狼毫,強調骨力。他的楷書雄逸健拔,圓潤遒勁,氣勢磅礴而不失規矩。行書結體謹嚴,真力飽滿,瀟灑自然。草書筆法縱肆,氣魄恢宏。代表作有《老子道德經卷上》、《蘇軾海棠詩卷》、《韓愈進學解卷》、《論草書帖》等。 鮮于樞所書《蘇軾海棠詩卷》堪稱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此書為行草紙本,收錄了蘇軾詠海棠七言詩,卷后有元、明以來諸多書家題跋和收藏印記。鮮于樞在此卷運用了極富彈性的硬毫,以行書為主,兼用草法,其用筆多取法唐人。行筆勁利,挺拔有力。結體寬博宏肆,縱斂有度;行書中間雜草書,規整中有變化,益增活潑生動之趣。此卷章法近乎上下齊平,行距均勻,自然暢達。 趙孟頫對于大家來說就會更熟悉一些了,他的楷書成就相當高,是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并列的楷書四大家(其余三位都是唐代書法家)。趙孟頫是位博學多才的人,在多個藝術領域均有涉獵。他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尤其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的書法以楷書、行書聞名于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并自創'趙體'書。趙孟頫的傳世書跡較多,有《洛神賦》、《道德經》、《膽巴碑》、《玄妙觀重修三門記》、《臨黃庭經》、獨孤本《蘭亭十一跋》、《四體千字文》等。 鮮于樞和趙孟頫是惺惺相惜的藝術知己。在趙孟頫尚未到京師之前,鮮于樞已經向朋友們稱贊趙孟頫:“神情簡遠,若神仙中人。”在趙孟頫尚沉迷于宋高宗書法時,是鮮于樞一語驚醒夢中人:建議其從右軍入手。使得趙孟頫自此書法大進,為他成為元代書壇的書壇巨擘奠定了基礎。二人均擅古琴,鮮于樞覓得許旌陽手植桐,斫了'震雷'、'震余'兩架古琴,并把'震余'送了趙孟頫,這些小事都可以說明二人友誼之深厚。
關注中藝匯的粉絲們! 優惠活動來襲,私信回復“領券”或者“1”即可領取88元《送福送到家》8克純銀3元紀念幣和8平尺名家幅字畫的抵用券。領完券后價格僅需298!8克純銀幣,8平尺福字畫統統帶走。還順風包郵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