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網友這樣說: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自控力。說實話,這句話不得不讓我們深思。關于自控力,我們了解的又有多少呢? 先說一個孩子吧!在上課的時候,他不想老老實實的坐在聽老師講課,只想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話、玩。說這個孩子好動,很對,說這個孩子的自控力差,也對。但是孩子能變成這樣,歸根結底還是家長的教育不夠。 曾讀過幾篇關于自律的文章,里面說:越是自律的人,越自由,我很同意這樣的話。其實,在我看來,自律就是等于自控力。 關于孩子的自控力該如何教育,這里來和你說幾句。 立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長給孩子立了規矩,就要讓孩子按著規矩來完成,這可能在控制著孩子的自由,但是,有了規矩之后,孩子才會好好的做事。同時在規矩中漸漸形成自己的習性。 家長的情緒孩子在小時候,是沒有什么自控力的,全是家長來控制著。但孩子總會時不時的挑戰一下家長的耐心,所以,這也算是考驗著家長的自控力和情緒。要記住,家長的情緒是一直影響著孩子的。 先學會自律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樣的孩子。想孩子有自控力,做父母的就要先有自律意識。因為父母自律,孩子才會跟著父母學習,由他律變成了自律。這是一個孩子最好的成長過程。 時刻關注著孩子孩子的情緒也是值得家長關注的,有的孩子上課愛開小差,寫作業愛跑神,控制不住自己想玩的心。家長隨時關注孩子的小動作,卻想要抓狂。 這就需要家長與孩子來一場深刻的聊天了,家長指出孩子的毛病時不要太露骨,最好采用獎懲式來改正孩子的這些小動作。 我們成年人要有自律,而孩子需要培養的是自控力,越是自律的人越自由,越有自控力的孩子,取得的成就越大。每一個自控力強的孩子都有一對自律性強的父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