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體制內,好多人,一直在默默努力,盼望著,能有一天,會有伯樂發現自己這匹千里馬。 但結果總是事與愿違。 看看身邊許多人,能力不如我們,活干得比我們少,卻比我們進步得快。這其中,除了關系之外,這些人大多是因為能討得領導喜歡,也就是常說的會奉承、會來事。 其實,仔細想想,奉承不完全就是拍馬屁。其實,和人溝通,多講好話并不是什么丟人的事。 許多人之所以說不出口,不是因為不想說,大部分還是不敢說、不會說,掌握不了說話的藝術,特別是沒有掌握好奉承的“度”。 下面這四條,希望給你一些啟發。
一、明確上下級關系 體制內職場,領導層級往往比較多,所在處室、科室的領導往往是我們的直接上司。我們需要首先處理好與他們的關系。 工作中,部門領導的位置有點像三明治——上面有大領導壓著,下面又需要管理好下屬,一般壓力都比較大。 部門領導最看重的是下屬的忠誠度。 我們沒有必要公開地對領導大加贊賞,只需要做到關鍵一點就ok,即通過行為讓對方知道,我們對上下級關系非常明確,我們是絕對站在他這邊的。 二、積極參與,適度示弱 在機關里,有的人資歷很老,甚至領導都比不過他們。所以,對于這些人,明面上的奉承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而且還容易讓領導產生尷尬。 恰當的技巧是: 適度參與單位的重要工作,在任務面前不“倚老賣老”,不推諉扯皮,保持謙遜低調,適度示弱,充分體現責任感。 此外,多保持微笑,讓領導同事每天對我們的印象都是積極向上的。 三、把贊美轉化為日常問候 如果在單位中刻意去結交人脈、奉承過頭,容易讓領導和同事產生不滿。 其實,不妨把口頭奉承轉化為日常的問候、商量和關心——哪怕是其他部門的領導,或者是厭惡的人,時間長了,肯定會有所回報。 當然,如果我們認為對方不值得贊美奉承,那就不必刻意去做,虛偽的贊美只會使雙方尷尬,適得其反。 四、制造經常見面的機會 如果剛進單位,想要獲得領導認同,不妨利用這種方法。 大家都喜歡和熟人打交道,領導也是如此。比起不熟悉的下屬,領導更信任經常在自己面前出現,或者了解的人。 所以,上下班或者工作期間,千萬不要躲避領導,而應主動制造機會多和領導碰面、接觸、交流。 比如,去食堂吃飯或者在茶水間碰到領導時,不要一言不發,可以利用機會和對方聊聊,尤其是工作之外的事。 人和人之間的共同點,能讓雙方產生好感,如都喜歡打羽毛球,能立刻增加對方對我們的信任感和親近感。 奉承拍馬,本身是個貶義詞,但實際這個詞的背后,體現出的“加強溝通的主動性、換位思考的靈活性”等要求,卻是值得去反思和借鑒的。 意下如何,點個贊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