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以前是沒有電冰箱的。但聰明的農民發明了很多保存蔬菜的方法,一直延續至今。民間俗話說:“冬吃干,夏吃鮮,咸菜大醬吃半年。”每到夏秋之際,家家就有了曬干菜這一勞動過程,一般是將茄子、豆角、土豆、面瓜,西葫蘆等新鮮蔬菜,加工曬干,留著冬季食用。這些菜曬干后裝進筐中很好貯存,吃做都很方便,也有一定的營養,雖然營養不是很豐富,但也可解決冬天無菜吃的問題。 黃菜 其實就是蘿卜纓子曬制的干菜。蘿卜下來的季節,蘿卜纓也是很值得儲藏的美味佳品,每年在這個季節里,老媽都要買些蘿卜纓焯一焯、曬一曬收藏起來,在冬季用做包素包子的主菜餡,好吃又營養,可輔助減脂降壓。 茄子干 把吃不完的茄子曬成茄子干也非常不錯,用來燉肉或燒肉吃那是相當美味的。用新鮮的嫩茄子,尤其是肉質厚肥的圓茄子更適合曬制茄子干。老茄子含有較多對人體有害的茄堿,吃起來的口感也不怎么好,所以并不適合用來曬制茄子干,特別是秋后的老茄子含有更多的茄堿。曬好的茄子干可以用來燉肉或燒肉吃,或泡軟后蒸一下,再用調味料拌著吃,或者泡軟后剁碎用來包包子,都是難以言傳的好味道啊! 干豆角 干豆角一般分成豆角絲兒、豆角片兒。從地里摘回來的豆角,寬寬的、綠綠的,有的上面還帶有紅色花紋。把豆角在菜墩子上順長切絲,然后放在簸箕里,端到外面,找個向陽的地方,飯桌子可以,蓋簾兒可以,大塊兒木板也可以。把切好的豆角絲兒抓起來,放在上面曬干。曬干的豆角絲兒,吃的時候用開水泡好,放上少許豬肉,和粉條一起炒著吃,很香呢! 梅干菜 梅干菜是享譽海內外的一種客家鄉土菜。秋末冬初,菜園里的芥菜抽了苔,它拇指粗細,頂帶花蕾,形如秋萄,脆嫩味甘。這時,村婦摘下菜心(長約5寸左右),晾掛幾天。待葉子變軟時,放進盆里,撒上鹽,用手揉搓,待滲出一些汁液時,便裝入陶甕,碼放一層撒一層鹽,裝滿后用芥菜葉或竹筍殼把甕口封嚴。過了半月二十天,取出曬干,便成了色澤金黃,咸酸味甘,具有特殊香味的梅干菜。 “紅咸菜” 其實就是曬制的蘿卜干。很多人都對以前過年的時候年夜飯桌上的好吃的蘿卜干炒臘肉這道菜記憶深刻。蘿卜具有順氣、助消化,防癌之功效,是秋冬春三季主要蔬菜之一。秋高氣爽,蘿卜價格便宜,不妨買上一些,曬些蘿卜干。曬制:將蘿卜洗凈,用菜刀或插板切插成絲,拌少許精鹽殺殺水,放在干凈的木板或蓋簾上攤開,置于陽光下晾曬。曬時,每曬幾小時翻動一次。有條件也可以在干菜上罩上一塊紗布,多曬些天,以防止灰塵和飛蠅落上。待手摸感到干爽時,可收起置于干燥通風處繼續晾一段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