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騁于天下 2017-08-03 07:33:15 1、你真的會學習嗎? 這是我看完成甲《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以下簡稱《好好學習》)后,一直在腦海里想問自己,也是想問每一位讀者的問題。 相信很多讀者朋友,都看過很多的書,也讀過很多的公眾號熱文,但是看過后,仍然只能保留一個大概的印象,對于書里或者文章中的真正的核心內容,時間長了,卻難以回憶起它真正的模樣。 2、成甲在《好好學習》中首先推出了臨界知識的這一全新概念。 在海量信息時代,個人提升認知優勢,先后經歷了知識數量構建認知優勢、知識獲取速度構建優勢、知識深度構建優勢等三個階段。大多數人的學習效率提升不上去,是因為沒有提升你的認知效率,而提升認知效率的關鍵,是要找到撬動的杠桿——臨界知識。臨界知識是事物更加底層的結構與規律。 成甲在書中講述臨界知識這一“全新理論”的過程,其實也是在應用臨界知識的過程。 3、學習“臨界知識”的臨界知識 成甲老師在構建了讀者關于臨界知識的基礎背景后,他首先帶領取我們建立臨界知識的基礎思維,即心態、底層方法、技巧。這些內容其實就是掌握理論模型的關鍵視角,它們為每一位學習臨界知識的我們提供了基礎的方法論。
A、綠燈思維:要提升學習效能,我們第一步就是要打破習慣性防衛,聽到不同觀點時,需要我們建立積極心態,從新事物的用途、價值等視角出發進行思考。 B、以慢為快: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真問題上,比如最核心的基礎問題、最難理解的知識、最薄弱的經驗知識上。
A、反思:反思可以提升知識掌握的層次。通過反思,可以帶來三個方面的好處,一是幫助我們發現知識的誤區,二是可以產生新知識,三是檢查知識是否被實踐以及實踐的效果如何。 成甲老師總結了三個反思的方法: ( 1 )從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 2 )把生活案例化處理,對每天的生活事項進行案例化分析和反思。 ( 3 )建立反思日記的習慣。 B、以教為學:把教別人的過程作為自己學習的過程。其實我們日常可以通過寫作分享、微信群心得分享等方式先建立起自己的以教為學的習慣。這一塊,也是我在努力實踐的地方。 C、刻意練習:刻意練習的關鍵是提升我們的元認知。元認知是對思考過程的思考,刻意練習是提升學習能力最重要的底層方法。 成甲老師依舊是分享了三點刻意練習的經驗: ( 1 )對基本核心知識劃小圈; ( 2 )將基本知識組合成更大的知識能力單元; ( 3 )在各知識能力單元之間構建認識框架。
記錄:如實記錄發生什么,以及記錄是如何發生的,要保持記錄的時間跨度;在記錄的基礎,主動思考,并記錄自己的思考過程。 定期回顧:定期回顧記錄過的東西,建立周/月/年的定期回顧習慣。 付費購買:通過買好書來提升學習質量,通過“買”時間來增加有效學習時間,充分利用自己的可以“復用”的時間來學習,比如上下班時間、公共出行時間等。 4、找到適合自己的臨界知識 在掌握了臨界知識的基礎思維后,我們需要根據自己工作、生活、學習的需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去尋找、梳理、實踐滿足自身需要的臨界知識。 成甲老師提出了具體的發現臨界知識的方法。以及通過臨界知識構建出自己的能力圈。 四個發現臨界知識的方法: ( 1 )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入手,學習這個學科的重要知識。 ( 2 )從最重要的知識和原理的出處作為切入點進行學習。 ( 3 )嘗試用更加基本的原理來解釋知識。 ( 4 )通過尋找或創造案例來驗證對知識的假設。 5、經典的臨界知識 在本書的最后一章,成甲老師例舉了一些通用型的臨界知識。 成甲老師梳理了《窮查理寶典》中提及的以及他認為重要的七個臨界知識點:
6、總結 成甲《好好學習》為我們知識學習提供了一個臨界知識的核心思想,該書提供了理論方法,以及很多具體的分析案例。為了建立出我們自己的臨界知識樹,需要將書中的理論不斷地實踐,才能提升自己的學習層次,從而真正地掌握學習的精髓。一起踐行吧,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