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蹄髈,也叫豬肘子,有前、后之分,位于豬腿之下,豬手、豬腳之上,是豬活動最多的部位,多筋,肉質緊致,肉皮堅韌,有嚼勁。 全國各地因口味不同,做法各異,味道亦各有千秋。 1.帶把肘子。是一些地方宴席上的必備美食。因后肘皮多、筋多、囊膪多、骨頭大,加工出來不太美觀,所以一般要用前肘。 凈毛,焯水后,整體放入鹵鍋中,中火煮約45分鐘,至八成熟撈出,皮上均勻抹上蜂蜜,上蒸鍋中大火再蒸約30分鐘,至十成熟,取出,裝盤,澆熱料汁吃。 2.鹵肘花。鹵鍋中放鹽、生姜、蔥段、八角、草果、良姜、桂皮、花椒、茴香、小香、香葉、丁香、料酒、生抽、老抽等調料適量,制成鹵水。前、后肘均可,凈毛、焯水后去骨,用棉線繩扎成花狀,放入鹵鍋大火燒開,改小火煮約1小時,熟透后關火,不要急于撈出,最好燜2個小時,待鹵水自然涼后撈出,放入冰箱冷藏,作為下酒菜,隨吃隨切。吃時切片,蘸涼料汁吃。 3.紅燒肘子。無論前后肘,凈毛、焯水、去骨、切塊。鍋中放少量植物油,燒至60℃左右,放入少量冰糖或蔗糖,邊攪拌邊加熱,糖冒泡變黃后,放入肘塊煸炒約3分鐘,待肘塊均勻沾上糖稀后,依次放入食鹽、生抽、五香粉、胡椒粉,繼續煸炒3分鐘,而后加水沒過肘塊,蓋住鍋蓋,中火燒約25分鐘,揭開鍋蓋,大火收汁,最后盛盤,剩下的汁澆在肘塊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