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有很大的區別。西方哲學強調神與人之間的“相分”關系,中國哲學強調的是“天人合一”的“相合”關系。簡言之,西方人的一切思維模式都是由微觀起點,然后由點到面(即由微觀向宏觀擴大)。西方哲學有一條從“對神的崇拜”——“對神的懷疑批判”——“實現人的解放的過程”。東方人的思維模式是由面到點,即由宏觀向微觀,在哲學上強調天(宏觀)人(微觀)合一。也就是研究人,離不開研究其生存的自然環境。這二者應當合在一起研究。
中國文化在“天人合一”哲學觀指導下,形成了“宏觀探道,微觀寫真”式的宇宙時空觀。由此形成了中國文化特有的陰陽和水、木、火、土、金五行理念。中國命學就是由宏觀概括和微觀數據推算的結合體,試問:人生命運有千萬種,只憑陰陽和五行就能全部代表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陰陽和五行是宏觀類比,演變出天干地支是微觀推算;因為先有年干支,次有月干支,再有日干支、后有時干支的順序,在沒有發明日時干支算命前,一直都是以年干為命元為算命主體的。最早的以年干為命元算命的是珞琭子和鬼谷子,有一本書叫?珞琭子?就是以年干為命元算命的專著。還有:(晉)郭璞著的?玉照定真經?和唐朝易士所著的?星命須知?、僧一行所著的“一掌經”等,都是以年干為命元算命的專著。 因為年月是宏觀概括,日時和胎、命、身是微觀求真的具體體現。四柱偽學者想不通為什么以年干為命元?為什么年干的作用這樣大呢?這是因為年干支要六十年才循環一次,而六十年,相當于多數人一生的歲數了。六十年,七百二十個月,地球上的萬物,不論生長榮枯消亡,都要受到十二節氣的控制,無一可以超越。六十年的日和時,看來更多,但是都是由年月生發的,這也如同市縣和鄉一樣,再多也是省府和國家【中央】所領導的。命學是研究一切人生活的家庭、社會、大自然的吉兇禍福數象,不可以脫離這個與日月同光的中華特色。然而以日干為命元、為主體,顯然就像日與年平起平坐,市縣與國家平起平坐,孫子與爺爺比肩同輩了。這就上下顛倒、長幼失序了!也就失去了主體、失去了中心,好像一鍋螺絲都是頭了。所以古星命家說:年為太歲不可犯,犯之必定有災禍!說的就是年干為命元為命局中的太歲,行運與流年都不可犯之。所以,年干是命局中的主體代命元,而命局的主體人物就是你自己;最關鍵的是只有以年干為命元,才能把命人的所有親人在命局中一一準確對應到位,比如說一個命局的五代親人,在以年干為命元的命局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爺爺就是爺爺,奶奶就是奶奶,外公就是外公,外婆就是外婆。。。。。。,而在以日干為命元的四柱命學中卻都是含糊不清的概念,根本不能準確地定位。也就是說一個命局中除了年干為命主本人外,其它的干支都是命主的親人代號。實例如下: 男命七柱干支:
命元 母親 父親 祖父 壬申 辛亥 丙午 庚寅 壬 寅 甲 辰 丁 未 兄弟 外公 兒子 妻子 女兒外婆
年干壬水為命元,月干辛金為母親,日干丙火為父親,時干庚金為祖父,胎元干壬水為兄弟,命宮支辰中乙木為祖母,命宮干甲木為外公,命宮支辰土為兒子,身宮干丁火為妻子,身宮支未土為女兒為外婆,命元的主要親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反映出來,這才是中國命學干支七柱十四字的本意,也是人生命運的遺傳密碼。而不是四柱八字那些陰陽顛倒、胡編亂造的:“命里不識誰是娘,至死難曉爹是誰”的歪理邪說。看到此你如果還不醒悟的話,最好就回家抱孩子去吧。 這樣把命主和命主的親人全部排列出來,每個親人的干支代號都一目了然,這才是中國干支命學的真正意義。而以日干為命元的四柱學,從核心到構架都錯了,怎么會與命主的實際情況對上號呢?!所以它算不準也就正常了。 沒有年就沒有月日時。沒有年就無從得知地球繞太陽旋轉的規律。一年,是地球公轉的圓周期。以年干代命元,是因為人的生命的運動規律,與天地的運動規律是同步與不同步統一的。古星命家說,太歲星是年中天子,天子就是皇帝,統管著月日時及與月日時發生聯系的人間萬事。年干支能夠顯示年干人的相貌、性格、觀念及命運特征。以年干為命元,就是以年干人為主體,為中心,看月日時胎命身運各干支人口的稱謂和概況,特別是與年干支人發生的優劣喜忌關系,即人生命運的種種吉兇。 這正是:沒有流年哪有月日,沒有祖父哪來兒孫? 沒有國家哪有市縣,沒有受胎哪有人生? 古說太歲是年天子,順他者昌逆他者亡。 實踐證明千真萬確,命學真諦真實無虛。 學者莫再自欺欺人,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奮起直追迎頭趕上,求得真知無愧于世。 范中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