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意老子的思想怎么辦?只有這一位詩人敢于說真話。 唐朝有一位詩人曾經寫過一首詩,是批判老子的,他就是白居易。可以說這首詩寫的是清新脫俗,因為他是用老子之手去打老子之臉。可以說在當時那個時代,有這樣的勇氣,寫出這樣詩歌的人,還真是舉世少見。 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呢?在老子的道德經里面曾經說過,那些有智慧之人一定是寡言少語的,而我現在又說關于老子他的書,不用問,就肯定知道是沒有智慧,也沒有學問的胡亂吹的書籍。因為,詩歌的首句是老子自己說過的話,而白居易也就反問了,既然他這么說,也就代表著他本身的智慧就很高了,那么為什么他自己寫個書寫的字還這么多呢?這也就是矛和盾的故事原理。 可以說,能夠如此譏諷老子的,白居易應該算得上是第一人,就算是老子當時還在,他也無話可說,只能夠哈哈一笑,以表尷尬罷了。而我們也知道白居易名氣大,學問高,官位也不小,并且還揚名于后世。只不過他還是想要從政治上退下來,自在遨游。他不像蘇東坡一樣,這一輩子幾經貶低,可以說是受了不少的苦處。白居易可以說是一生都在享福,到臨死之前還在享福,就是因為他信奉的是道教。 上圖就是他在讀完老子的著作之后,寫的一首七律詩歌。他就是說,不管是吉兇禍福還是成功失敗,抑或只是人生中的各種遭遇,都是有著自己的原因的,那些真正有著大智慧的人,如果想知道原因,也不需要什么憂愁,不需要什么煩惱罷了。 三四兩句,也是引用了莊子他老人家的典故。莊子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就看到了那些富貴的人家,房子裝飾華麗,但是它終究也會被燒毀。我們從來也沒有見到過,空空的船會在水上被無盡的風浪所吞沒,而那些往往裝的東西越多,才會越沉沒,因為它本身就是空的,縱使是翻了,也只會在水面上仍然飄著,這就是代指的人們的修養。 而后面的兩句又說出來了,其實名利,人們還是不要貪的好,為了避免災禍的存在。不過現在的青年都是想要拓展自己,想要一舉揚名,而不管是哪一種名氣,過于高,就會不符實際。而說到利,最為代表的就是錢了,每個人都想要發財,誰都希望自己的錢能夠變得越來越多。 有了錢,你生活的就更好,全家人都能穿得暖,吃得飽,能夠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不過在你的旁邊就有數千戶人家,他們都在斜著眼看,眼中或許有羨慕,或許有恨,更多的可能是怨尤或者是嫉妒。這些其實也都是老子,在為人處事方面的一些基本的原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