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8年6月,朱元璋在南京駕崩,皇太孫朱允炆隨即登基,史稱建文帝。朱允炆坐上皇位后,立即著手消減叔叔們手中的兵權。不曾想,此舉激怒了燕王朱棣,他揮兵與建文帝展開了激戰。4年后,深得徐達真傳的朱棣擊敗了年輕的侄兒。 1402年6月13日,朱棣打進南京,率領大軍攻入了金川門。此時,皇宮內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和傳國玉璽同時消失,不見了蹤影。朱棣派人四處尋找,也毫無結果。據當時在場的太監交待,建文帝在燕軍打進南京時,縱火自殺,已葬身火海。可太監們翻遍皇宮火后的余燼,只找到了馬皇后與太子朱文奎的遺骸,建文帝還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尸。朱棣無奈,只得將此事暫放一邊,下詔說建文帝已自焚,并裝模作樣地作了一篇祭文。 朱棣登基后,建文帝的下落任時時困擾著他,因此多次派出心腹四處尋找,一直找了20多年,可仍無端倪。民間對于建文帝的下落有一種說法:南京城破之時,建文帝曾要自殺,但被手下人勸阻,然后化妝成僧人,從地道逃出了皇宮,輾轉到了江蘇吳縣普濟寺內,并在此病亡,就埋在了后山的小山坡上。 與此說法不同的是,據清代吳乘權《綱鑒易知錄》一書記載:在正統年間,也就是建文帝失蹤39年后,一個老和尚現身于云南,并對當地官員自稱建文帝,要求上北京面見明英宗朱祁鎮。當地官員大為驚異,又難辨真偽,只好將老和尚送進了北京。 在朱祁鎮面前,這個老和尚自稱已90多歲,一下被朝臣們當場戳穿,因為此時建文帝應為64歲,于是老和尚被推出斬首。本來轟動北京的“假冒建文帝”一案就此落下了帷幕,可誰知道過了幾天,皇宮里又來了另一個老和尚,此僧60多歲,氣度不凡,也自稱是建文帝朱允炆。朱祁鎮不敢怠慢,忙叫來五朝老太監吳剛進行辨認,吳剛脫掉了老和尚的鞋襪,看了看他的腳底,失聲道:他真的就是建文先帝呀!原來,建文帝的腳下長有一顆大黑痣,此事只有幾個親近太監才知曉。 確定了老和尚的身份,朱祁鎮忙下詔“迎建文帝入西內”。安頓下來后,朱祁鎮與建文帝聊天,問他為什么第一個老和尚被殺后才出現,建文帝說他正是通過此事看到了朝廷的態度,認為自己現身應該不會再有危險,且葉落歸根思想日重,所以才在隱匿了39年后現身。 “建文帝既入宮,宮中人皆呼為‘老佛’,以壽終葬西山,不封不樹,”建文帝此后一直居住在深宮,壽終正寢后,朱祁鎮考慮到皇家的臉面,將他埋葬在了西山,沒有留下任何明顯標記。關于《綱鑒易知錄》中記錄的這個事情,和明史上許多往事一樣無從考證,只是歷史長河中一朵已經消失的浪花而已。各位朋友,茶余飯后,看看就好,不必當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