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永昌圣容寺是千古名剎,位于甘肅省永昌縣城北10公里處的御山峽西端,永昌縣城關鎮金川西村一社。以下為圣容寺資料:圣容寺初建于北周保定元年(公元561年),初名瑞像寺,隋煬帝曾特意前往拜謁,該寺改名“感通寺”,吐蕃統治河西時,改名圣容寺至今。圣容寺于1953年被拆除,現圣容寺剛剛復建完畢

圣容寺位于御山峽谷西端,御山峽系龍首山脈,其名字的由來很可能跟隋煬帝曾駕臨圣容寺有關,峽谷東西走向長約3公里,一條小河貫穿峽谷,兩側御山之間即為圣容寺,其實圣容寺塔有兩座,分別位于峽谷兩岸的山巔,兩塔型制相似,北山巔為大塔,國保單位,建于唐。南山巔為小塔,年代不詳。具體位置見下圖

“大塔”,有史料記載被稱為“舍利塔”,唐代重修。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也就是唐朝建立后的第27個年頭的春天,著名高僧唐玄奘從天竺取經歸來,越過了終年冰雪的蔥嶺(帕米爾高原),踏上了大唐國土。玄奘在經過敦煌、肅州、甘州時,都受到了地方官員和僧眾的熱烈歡迎,作了短暫的停留后,就徑直取道往番和郡感通寺而來,番和郡感通寺也就是永昌圣容寺,以了卻他去天竺求法之前發下的回到大唐后要在感通寺講經說法的宏愿。講經一月,回到長安后,仿圣容寺塔建西安小雁塔

由剛剛完工的圣容寺內仰望北山巔的圣容寺唐塔

圣容寺唐塔

圣容寺唐塔

山不高,只有區區幾百米,半個小時就可以爬到山頂

圣容寺塔是 甘肅地區唯一保存下來的唐代佛塔建筑,故愈發顯得珍貴。這是一座典型的唐代磚塔,為方形七級密檐式空心磚塔,塔基邊長10.8米,通高16.2米,從下至上略有拋物線收分,外表美觀樸素

圣容寺塔一層南側辟塔門,二三四層南面開窗,磚砌疊澀塔檐

由山巔俯瞰新近復建的圣容寺

回到山谷圣容寺

圣容寺

圣容寺

由圣容寺遙望對側山巔的小塔,資料:小塔坐北朝南,為七層塔身、七層出檐的空心磚塔。小塔每邊長2.2米,塔基每邊長5.26米,經實測塔身頂部至塔基為4.27米,南面一層有劵砌拱門,方形塔檐用磚橫斜敷砌,層層疊澀挑出3—5層。小塔內空間很小,只能容1人站立

山谷中的小河在此匯聚成潭,名“圣榮潭”

---------------------------------------------------------------------------------------
圣容寺距離武威大約90公里,我們先參觀了武威是西郊始建于晉,由元代涼州會盟參與者之一藏傳佛教薩迦派第四代祖師薩班捐資擴建的海藏寺,如下圖
御山峽文物遺址內容豐富,不但有圣容寺,還有國家級文保單位漢、明長城及沿線烽燧、縣級文保單位西夏六體文石刻,圣容寺瑞像石佛(身)、元高昌王墓、元花大門石刻。漢明長城貫穿御山峽谷,向西綿延至永昌縣----山丹縣交界處的繡花廟

明代長城--永昌段

漢代長城遺址

漢代長城遺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