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字湯”方為日本原南陽氏治療各種痔瘡的良效驗方,原方組成為:大黃,柴胡,升麻,甘草,黃芩,當歸。筆者以本方治療各種痔瘡,一般服5~10劑,即可收到止痛、止血、痔核逐漸內收之效。特舉一例醫案于后。 張某,56歲,患痔瘡己逾10年,發作時疼痛流血,西醫診斷為混合痔。 查:形體消瘦,面色蒼黑,舌周色赤,舌苔黃厚。痔核脫出,疼痛不止,大便燥結,血隨便出,脈沉弦緩,略現澀象。 證屬熱毒郁結,血行壅滯。治宜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用“乙字湯”加減服之。 組方:當歸,柴胡,黃芩,升麻,甘草,大黃(后下)。 一劑未盡,大便通暢,痛緩血止。續服2劑后,疼痛消失。脫出之痔核亦逐日內收。隨訪一年多,僅因挑擔子過重復發過一次,再服本方后仍迅速收效。 按:本方當歸和血,可改善血行不暢狀況,兼有止痛效果,余皆清熱瀉火解毒之品。且柴胡、升麻同伍,具有升提舉陷之用,能促使脫出痔核內收;生大黃瀉熱通便,便暢則免流血之虞。藥味不多,精當中證。宜乎其奏效迅也。愈后若能戒酒及忌食辛辣、久立、過勞則不易再發。 |
|
來自: 中醫緣的圖書館 > 《痔瘡/肛周膿腫、脫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