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桑葚葉,我國各地均有有出產,主產于安徽、四川、湖南。江蘇、浙江等地,為桑科桑屬植物桑的干燥葉。桑葚葉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降壓降脂、抗血栓形成、抗動脈粥樣的功效,主治風熱感冒、風溫初起、發熱頭痛、汗出惡風、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無痰、咽干口渴、風熱及肝陽上擾、目赤腫痛,可用于治療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等癥狀。 1.疏風散熱桑葚葉有散風熱、泄肺熱的作用,可以治對外感風熱、頭痛、咳嗽等,并且可以用于風熱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對肝火上炎的目赤腫痛。 2.清肺潤燥桑葚葉苦寒清泄肺熱,甘寒益陰,涼潤肺燥,故可用于燥熱傷肺、干咳少痰。 3.降低血壓桑葚葉中的γ-氨基丁酸、蕓香苷、槲皮素有降血壓的作用。桑葚葉中的γ-氨基丁酸是神經傳達物質,能促進腦組織的新陳代謝和恢復腦細胞功能,同時,能改善腦部血液流動,增強血管緊張素轉換酶Ⅰ的活性,促使血壓下降。 4.抗病原微生物桑葚葉中的蕓香苷能顯著抑制大鼠創傷性浮腫,并能阻止結膜炎、耳郭炎、肺水腫的發展。桑葚葉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與祛風、清熱功效相符。 4.降血脂、降膽固醇、抗血栓形成和抗動脈粥樣桑葚葉活性成分包括1-脫氧野尻霉素(DNJ)、植物甾醇、黃酮類化合物等。桑葚葉可以強化毛細血管、降低血液黏度,有抑制脂肪肝的形成、降低血清脂肪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作用。 5.降血糖桑葚葉所含的蛻皮甾酮對多種方法誘導的血糖升高均有降糖作用,可促進葡萄糖轉化為糖元;還會通過生物堿1-脫氧野尻霉素(DNJ)對二糖類分解酶活性產生抑制作用,從而抑制小腸對雙糖的吸收,降低食后血糖的高峰值;還能通過桑葚葉生物堿fagomine及桑葚葉多糖促進β細胞分必胰島素,最終達到降血糖的效果. 6.美容養顏桑葚葉中含有的槲皮素、酚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維生素C等成分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可以防止衰老、美容的作用。 7.解痙、抗潰瘍桑葚葉中的槲皮素能降低腸、支氣管平滑肌的張力,其解痙作用強于蕓香苷,蕓香苷能降低大鼠的胃運動功能,并能解除氯化鋇引起的小腸平滑肌痙攣。 8.抗病毒、抗腫瘤桑葚葉中生物堿1-脫氧野尻霉素(DNJ)、類黃酮化合物、桑素、γ-氨基丁酸及維生素,能抑制染色體突變和基因突變、預防癌細胞生成、提高人體免疫力。DNJ有顯著的抗逆轉錄酶病毒活性;DNI通過抑制糖苷酶的活性在腫瘤細胞表面產生未成熟的碳水化合物鏈,削弱了腫瘤的轉移能力。 營養價值桑葚葉主要含有γ-氨基丁酸、蕓香苷、槲皮素、黃酮類化合物、桑葚葉生物堿fagomine、桑葚葉多糖、桑葚葉生物堿1-脫氧野尻霉素(DNJ)、β-香樹脂醇、異槲皮苷、槲皮素-3-三葡糖甙、微量的β-谷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β-D-葡糖甙、蛇麻脂醇、內消旋肌醇、昆蟲變態激素牛膝甾酮、蛻皮甾酮、溶血素、綠原酸;揮發油成分中有乙酸、丙酸、丁酸、異丁酸、戊酸、異戊酸、己酸、異己酸、水楊酸甲酯、愈創木酚、酚、鄰苯甲酚、間苯甲酚、丁香油酚等;又含草酸、延胡索酸、酒石酸、檸檬酸、琥珀酸、棕櫚酸、棕櫚酸乙酯、三十一烷、羥基香豆精、蔗糖、果糖、葡萄糖、天門冬氨基酸、谷氨酸等氨基酸、谷胱甘肽、葉酸、5-甲酰四氫葉酸、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粗纖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腺嘌呤、膽堿、胡蘆巴堿、銅元素、鈣元素、磷元素、鐵元素、鋅元素、硼元素、錳元素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