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霍亂專用:
藿香30g,生姜30-45,菖蒲20-25,蒼術15-20,法夏20g 生甘草15g
若病人里急后重,便中有紅色或白色粘液,加大黃15g。
2、紅眼病(急性傳染性結膜炎):
防風15-20g 荊芥6-15g 升麻12-15g 薄荷6-20g 密蒙花9-15g 青皮12-15g 生甘草6-15g(10歲用量,大或小都變量)
口服后用藥渣煎水洗。
變法:癢,加花椒。
3、高燒(真熱假熱難辨):
荊芥12g 防風9g 薄荷6g 蒼術12g 厚樸9g 山楂12g 陳皮12g 白芷9g 甘草3g(10歲小孩用量)
4、皰疹:
檀香12g 白芷12g 蒼耳子12g
蒼術15g 桂枝15g 陳艾3g
地膚子12g 側柏葉7g 花椒49粒,生甘草9g
皰疹減輕后去蒼耳子、地膚子,加當歸15g,消失后,加巴戟天,松節15g
5、小兒斑疹(點大成片,撫之不礙手)和痱子法:荊芥9g 防風9g 蒼術9g 白芷15g 山楂12g 甘草6g 蔥3根。
若耳后有疹子,則是麻疹。
若濕疹(即斑疹帶濕)則用桂枝法:桂枝、蒼術、香白芷、石菖蒲、地膚子、陳皮、法夏、花椒、炙甘草、生姜、茯苓。
6、小兒麻疹(1忌葷油,2慎服藥):
順疹法:
牛蒡子3錢,荊芥花3錢,升麻3錢,陳皮3錢,桂枝尖4錢,厚樸3錢,生甘草1錢,香菜3根。
法解:麻疹已出,不發高燒,精神可,當麻疹在胸背不出現小點,(現點子但未出全時,可服以下之法)可順利出疹,并防隱疹。出疹后易咳,肺氣不宣,用此法,全方為:荊芥3錢,升麻3錢,杏仁4錢,陳皮3錢,牛蒡子3錢,椿皮4錢,蔥白3根。
不順的麻疹(發燒、咳耳后現點,全身出疹不順)分3部:
一、使麻疹現點明顯:白芷3錢,楂肉4錢,法夏3錢,防風3錢,麥芽4錢,陳皮4錢,陳皮3錢,甘草1錢,蔥1根。
二、使疹出齊:疹呈紅色(疹為暗色不好)但還咳:荊芥3錢,蒼術3錢,升麻3錢,白芷4錢,陳皮2錢,杏仁4錢,甘草1錢,蔥3根。
三、化肺之燥咳,燥咳化則病愈:紫苑4錢,蒼術3錢,陳皮4錢,浙貝母3錢,杏仁4錢,枇杷葉4錢,淫羊藿4錢,甘草1錢。
不可誤服溫熱藥,使陽盛格陰,使用滋陰法。
二、非附桂法的使用原則和方法
1,非附桂法的使用原則
第一,非附桂法仍然是診斷辨證而立的法,還是在〞法有章法,法無定法,法可變法,法中有法〞這樣總的指導思想下立的法。所立之法不是死法,不是死方,更不是時方成方。
第二,非附桂法系列和附子法、桂枝法系列是緊密相連的,是盧壽之醫學立法體系之一。雖然在實踐中運用只有4%~5%,但是如果沒有非附桂法系列,就不能構成完整的盧壽之護陽護正醫學的立法體系。所以,這個系列法的使用和桂枝法、附子法結合起來的。
第三,非附桂法系列和附子法、桂枝法體系一樣,不用滋陰克伐藥,仍然要用溫性藥。相比之下,非附桂法用平性藥較多,有時候也需要使用經過嚴謹選擇的寒涼藥,比如大黃。在痢疾紅或白粘液的時候,就要用大黃。
2、非附桂法的使用方法
在實踐中有四種情況要使用非附桂法:
第一,使用于初方。初診病人,脈不浮不緊,沒有太陽癥候時,但又需要清理后才用桂枝附子法等其他法,為以后用藥創造條件,就可以用非附桂法。
第二,無論是初診還是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病變時,不能用附子法、桂枝法時,也可以用非附桂法。比如用附子法、桂枝法過程中,發燒了,但又確定不了原因或不能確定用什么法;或者突然來了疫癥,高燒。真假熱難辨,或突然害了霍亂痢疾,不能用桂枝法、附子法,此時,可據證選用非附桂法。
第三,特殊病的特殊法,比如在治療過程中患了皰疹、纏腰丹、紅眼病等,就要用非附桂法的特殊法。
第四,小兒麻疹、斑疹、痱子等,都不要輕易用附子法、桂枝法,而要用非附桂法的特殊法。這不僅是為了療效,而是病證的特殊性需要用特殊的法。舉個例子:比如銀屑病,用了一般的治療皮膚病的法(桂枝加蛇床子、地膚子)沒有效果,后來用了纏腰丹法略變一下,效果出來了,若能用藥渣水外洗則效果更好。這就是特殊病需要用特殊法。
特別提醒,小兒麻疹必須按照麻疹的治療步驟進行,順疹就用順疹的法,不順疹就用不順疹的法,如果誤服了溫熱劑,不按照出疹規律用藥,使用成方時方,如二陳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四逆湯,最后會形成陰虛邪熱內伏,格真陰于外,成為陽盛格陰之記。這樣疹子出齊了,但燒退不了,仍咳,閉目,汗多,脈沉欲絕,四肢厥逆發抖,周身發冷,此時不用麻疹法,用滋陰法。所以,不要輕易用法,誤用藥就會引起麻疹變癥、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