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中,葫蘆被視為“福祿吉祥”、“健康長壽”的象征。神話故事里經常有神仙身背葫蘆或腰懸葫蘆的情形,諸如為大眾熟悉的鐵拐李、南極仙翁,濟公和尚等。這些,首先與葫蘆自身的特點是分不開的。 葫蘆具有辟邪的作用,現在很多人把玩葫蘆,那么新摘的葫蘆要如何處理后才能把玩的更久呢?這個首先確定是個老葫蘆,然后在懸掛在陰涼干燥通風的環境下自然陰干,這樣處理的葫蘆才更加容易保存。 葫蘆挑選技巧: 一、葫蘆要干透、型好、芯正。 二、葫蘆上手要有墜手的感覺,葫蘆越重密度越高,所以葫蘆的生長期要長。 三、葫蘆上手撮一下應當有圓潤光滑的手感。 四、里子要糠,有厚度,跟海綿墊似的有彈性,行話:瓷皮糠里。 五、葫蘆的皮色應當干凈,必須沒有一點瑕疵,要像水一樣干凈,行話:一汪水。 六、皮色慘白的葫蘆千萬不能要,因為葫蘆肯定用藥水浸泡過。 七、拿起葫蘆用鼻子問一下里子和外皮的味道,沒有動過手腳的葫蘆應該發出濃郁自然的葫蘆香味。如葫蘆里子和外皮有刺鼻的味道或者一點味道也沒有的,這表明葫蘆本身已經做過手腳,堅決不要。 成熟的葫蘆去皮風干后呈淡黃色,托在掌中有果實沉甸感,稍用力搖動有清脆的葫蘆籽撞擊葫蘆內壁發出的清脆“嘩嘩”聲,屬上佳葫蘆。隨著時間的流逝顏色逐漸成暗黃色,長時間日照顏色會逐漸成褐紫色,如果長期用手賞玩,葫蘆表面會有一層自然包漿,更顯晶瑩光潔。 品質優良的葫蘆不僅外觀重要,更重要的是葫蘆壁的厚度,壁厚為葫蘆生長過程中養料供給充足,未受病蟲害侵擾,且生長周期長,葫蘆品種純正。宜雕宜烙,在藝術家手中雕琢起來得心應手,手隨心愿,且保存時間長。制成工藝品可收藏盤玩數百年不朽不腐。 新摘的葫蘆處理方法 這個首先你先確定這個葫蘆是不是老了,如果不老,肯定會焉的,是老的,就掛起來曬,葫蘆想要曬干成可以做酒壺的,你就用跟繩子綁住它的蒂,然后把他掛起來,前后左右都不要著墻或者著地。因為一旦靠著就可能壓迫到然后瘀傷,進而引起里面的變質導致整個葫蘆爛掉。,所以懸空是關鍵。 1、不要放在陽光下暴曬,暴曬會干縮成褶皺皮,要在陰涼干燥通風的環境下自然陰干.。 2、不要在葫蘆上扎孔,那樣不僅破壞了葫蘆品質而且從傷口處會產生霉變。 3、葫蘆在五成干的時候要去掉葫蘆的表皮,去皮過早會使葫蘆嚴重抽縮,因為葫蘆的水分散失過快而葫蘆木質化程度底的緣故.要等葫蘆的水分自然揮發一段時間在去皮(用電話卡,銀行卡即可) 4、成熟度不好的葫蘆皮薄,木質化程度低基本上都會縮癟或霉爛,沒太大保留價值,但也有個別的干縮規正的即為珍品。 注意事項: 不要用金屬去刮皮,以免損傷葫蘆表皮 一定要懸掛陰干 新鮮葫蘆的去皮方法: 第1步:要選擇皮色發白的葫蘆打皮,如果葫蘆的皮色是綠色的最好不要打皮,即使你強行打皮,葫蘆干燥后多數不會落住. 第2步:從葫蘆最頂端開始,用竹板輕輕刮掉葫蘆外皮。(沒有竹板可用塑料卡、竹筷子的尾部) 第3步:注意保護好葫蘆莛子,不要在打皮過程中折斷。 第4步:先把上半部分打出來,打過皮的葫蘆呈草綠色. 第5步:然后依次把整個葫蘆的皮全部打完. 第6步:要把葫蘆底部的皮打干凈,底部的皮如打不干凈容易發霉。 第7步:打皮的時候可以用雙腿夾住葫蘆,從上往下刮,比較省力。 第8步:全部打完后最好用鐵刨花輕輕打磨一下葫蘆外皮,把沒有打到地方的外皮擦下去。(最好用刷碗的百潔布或者是干絲瓜瓤子) 第9步:用堿水沾一下葫蘆外表面。 第10步:把處理好的葫蘆掛在陰涼處,千萬不要著地.(千萬不要放在風道處,容易使葫蘆干的太快,出現褶皺) 第11步:干透后在太陽下晾曬數日,看葫蘆皮色變化決定晾曬時間. 現在一些農戶為了提高打皮效率,用砂輪機打皮,速度非常快,如果是手工打皮的葫蘆最好在堿水中攢一下,堿水中要放一些鹽,不管用哪種方法,都會有葫蘆漏氣,干燥后葫蘆變形的情況發生,這是正常現象。晾曬葫蘆要找通風的地方,這里所說的通風不是用風抽干,而是陰干,不要暴曬,可吊掛在屋頂或是長繩上,也可以按順序排列擺放在屋頂或院內,最好不要接觸地面。還有一些葫蘆種植戶為了使葫蘆晾干后色澤好看,通常在打皮時用鹽酸等化學試劑氧化,雖然干后很漂亮,但在晾曬時不容易干,干后用手撫摸有沾手的感覺,由于鹽酸等腐蝕劑不會均勻地附著在葫蘆上,使干后的葫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由淺變深,葫蘆表皮變花,把一個原本不錯的葫蘆變成了一個垃圾葫蘆。 還有一種制皮方法:將天然植物葫蘆刮去外皮,清洗干凈,在處理劑中浸泡上色,上繩晾干,采用本方法能使天然植物葫蘆的色澤明亮,成色金黃,能在其外表上繪制各種圖案,克服了傳統的葫蘆的外形單調的缺點。該工藝品保質期長,可不用任何著色,自然、古樸、典雅而又獨具特色。符合人們返樸歸真、回歸自然的時代觀念和開發綠色工藝品的要求: (1)將天然植物葫蘆刮去外皮,清洗干凈; (2)配制處理劑:用(重量份)清水25~50,然后依次將孩兒茶0.1~0.3、密蒙花0.1~0.3、木香0.03~0.07、蒿子0.04~0.08、黃酒0.4~0.6、碳酸氫鈉0.1~0.4、氯化鈉0.03~0.06、硫酸0.1~0.2、檸檬酸0.1~0.25、雙氧水0.3~0.7依次倒入水中,不停攪拌至所有制劑均配完,然后再充分攪拌10分鐘即可得處理劑; (3)浸泡上色:將刮皮清洗干凈的葫蘆放入上述處理劑中,浸泡5~10分鐘,并不停攪拌使之著色均勻,浸泡時間不超過10分鐘,然后取出擦干; (4)上繩晾干:將浸泡上色后的葫蘆晾干至完全干燥。干后就可以制作各種工藝葫蘆了。 國外葫蘆打皮都是用干葫蘆打皮,成功率高,不足之處是老葫蘆外皮大多都會陰皮。這種葫蘆的打皮方法是將葫蘆外皮用水浸濕,然后用鐵刨花將其擦除。一旦浸濕,只需刮掉表皮,沖洗干凈。不要用砂紙來清除外皮,那樣會擦傷外殼。葫蘆外皮清理干凈后,需要將葫蘆晾干后才能開始加工。如果發現葫蘆表皮上的圖案很吸引人,也可以原樣保留它。刷一層透明漆或其它保護劑來防止不讓葫蘆表皮松散脫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