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建筑除了聞名于世的黃金比例之外,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它們的柱子了。古希臘建筑主要有3大經典柱形,大家都說得出來長什么樣嗎?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① 多立克式:平板,像塊板磚。 代表建筑:雅典衛城的帕特農神廟。 ② 愛奧尼亞式:兩邊有兩個旋渦。 代表建筑: 雅典衛城的伊瑞克提翁神廟。 ③ 科林斯式:由忍冬葉片組成的花籃。 代表建筑:雅典的奧林匹亞宙斯神廟。 還有一個藝術價值很高的特殊柱形: 女郎雕像柱式: 柱身被雕刻以少女的形象。 代表建筑:雅典娜神廟。 古羅馬人發明了“拱券”,是建筑史上偉大的成就?!肮叭钡挠⑽慕小瓵rc’,而‘Architect’建筑師這個單詞,指的就是會造Arc的人。 拱門、拱柱、拱頂,各種拱狀造就了古羅馬式的建筑,形成了規律又和諧的建筑風格。 拱券結構使建筑獲得了寬闊的內部空間,聞名于世的古羅馬斗獸場,就能夠容納近九萬人的觀眾。 隨后古羅馬人又把拱券發展到了天頂上面,有了各種各樣宏偉霸氣的穹頂。 比如羅馬的萬神殿,穹頂直徑43米,稱霸穹頂界1300年。 戳下方鏈接直飛羅馬, 一鍵看完各種拱~ 羅曼式是延續了古羅馬式的新羅馬建筑風格。 羅曼式以一種拱狀穹頂和交叉拱頂作為內部的支撐,呈十字架的形狀,這對后來的哥特式建筑影響深遠。 羅曼式還把鐘樓和塔樓結合到建筑中,比如意大利比薩大教堂和它的斜塔。 羅馬帝國分裂成為東、西羅馬后,東羅馬結合了阿拉伯、波斯文化的東方文明,發展出自成一派的拜占庭風格。 拜占庭建筑酷愛洋蔥頂,一座建筑可能有數個洋蔥頂,而在顏色上也做了更豐富的嘗試。 許多東歐國家乃至俄羅斯,建筑都具有強烈的拜占庭風格。 代表作有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馬可教堂,還有土耳其的圣索菲亞大教堂。 ![]() ▲圣馬可教堂 ▼圣索菲亞大教堂 ![]() 俄羅斯限時免簽中, 不僅能看拜占庭式大教堂, 還能看世界杯! 羅馬帝國覆滅之后,天主教主張要靠近上帝,因此要把樓建得又尖又高。拋棄了笨重的圓頂,哥特式建筑發明了兩大特色結構: 1,飛扶壁。這是一種起支撐作用的建筑結構部件,起到了三腳架的作用,“扶”住教堂主體,穩固、輕巧、省材料,教堂也能建得更高。 2,彩窗。這是一種極具心機的創造,不僅減輕了建筑的重量,還大面積地把光線從外部引進來,達到圣光籠罩的效果。 最經典哥特式建筑有法國巴黎圣母院、德國科隆大教堂、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意大利米蘭主座教堂。 ![]() ▲米蘭主座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 ![]() ![]() ▲科隆大教堂 ▼巴黎圣母院 ![]() 南航目前有廣州、武漢直飛倫敦航線, 三亞-倫敦7月12日也將開通, 只要11小時就能去倫敦看大教堂, 快來巡禮那迷人的尖頂和彩窗吧~ 文藝復興式建筑摒棄了哥特式建筑的元素,重新恢復到古羅馬古希臘時期的柱式、拱券風格。 同時嚴格保持的對稱比例,對門窗和雕花進行了繁復的演變。 舉世聞名的文藝復興建筑就要數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和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了。 ![]() ▲圣母百花大教堂 ▼圣彼得堡大教堂 ![]() 巴洛克風格打破各種條條框框,采用不對稱、曲面、弧度、扭曲的空間、怪異和不協調的比例。 毫不節制的貼金則讓巴洛克風格看起來夸張又炫耀。巴洛克建筑還解決了一系列復雜的不可能結構問題,把透視原理應用得淋漓盡致。 巴洛克式建筑的代表藝術家貝爾尼尼在歐洲留下相當多的杰出作品,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內部裝飾就出自大師之手。 德國和維也納也在這個時期留下大量巴洛克風格建筑作品,有維也納舒伯魯恩宮、德國維爾茨堡主教宮。 ▲ 德國魏斯朝圣教會 ▼ 德國維爾茨堡教堂 不同于巴洛克風格,洛可可風格更加明快、柔媚,喜愛自然園林的形態,厚重的貼金變成了細細的金色線腳,裝飾的顏色出現了薄荷綠,裝飾也多到密密麻麻。 洛可可風格反映了法國路易十五時代宮廷貴族的生活趣味,曾風靡歐洲。這些揮霍無度的裝飾掏空了國庫,引發了人民的不滿。 ▲ 凡爾賽宮 ▼ 瑪麗皇后的寢室 代表建筑有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巴黎蘇俾士府邸公主沙龍。 想看看15世紀的法國究竟有多奢華? 來和小胖一起直飛巴黎! 小胖說的都記住了嗎? 會員日購票, 更享超值優惠, 這個夏天看遍歐洲建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