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中有這樣一句臺詞:“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只有能夠快速抓住事物本質的人,才能讓自己脫穎而出。 要抓住事物的本質,這關乎到一個人的邏輯能力。 那么什么是邏輯呢? 維基百科給出的定義是:“邏輯又稱理則、論理、推理、推論,是有效推論的哲學研究。”邏輯思維是思維的基礎和核心。 1、邏輯的重要性 恩格斯指出 :“形式邏輯首先是探尋新結果的方法,由已知到未知的方法 。” 我們知道,哈維的血液循環學說 、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都是邏輯思維的結晶 ,20 世紀最偉大的創新一 一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同樣是邏輯思維的成果。 在中國高等教育界,“錢學森之問”激蕩著無數人的心靈。“為什么中國總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很多人都在思考,都在尋找答案。 錢學森自己是怎樣 回答的呢? 他認為,中國沒有一所大學是按照培養科技領軍人才的“模式”舉辦的。 那么,什么是培養科技領軍人才的“模式”呢? 他說 :“這種模式就是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訓練并重實施的教育”。 2、我們需要擅長的兩種邏輯方法 常用的邏輯方法有兩種,歸納和演繹,這是兩條基本的認知事物和思考的邏輯法則。我們不僅要學會,而且要擅長。 簡單通俗來說:歸納,是把具備某種相同屬性的事物,一一列舉出來,然后尋找共通點。 譬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是歸納(龍,風,老鼠各為一類)。 歸納一般能幫我們找出事物的客觀規律,運用客觀規律指導行動,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死磕和彎路。 演繹,是把互相之間形成影響的因素,按照事物因果順序、時間先后順序,重要程度順序排列出來,再尋找突破口。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是演繹(由太極開始,向后遞推的順序)。 演繹往往能夠起到見微知著的作用。 梁啟超說:“善觀者,觀滴水而知大海,觀一指而知全身,不以其所已知蔽其所未知,而常以其所已知推其所未知,是之謂慧觀。” 3、如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那么,如何通過訓練提高我們的邏輯能力呢?我根據我所知道的,給大家提供三個建議: 1、建議看懸疑類,破案類電影 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我嗜好的只有兩類:一是喜劇類的,可以每天給自己的精神帶來一些歡樂,每天哈哈大笑之后,不由地呼吸舒暢,神清氣爽;二是推理類的,這類影片常常可以激發好奇心,讓人處于思考和探索的狀態,能夠有效地鍛煉到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至于破案類電影,給大家推薦《神探夏洛克》系列,這系列的推理電影非常燒腦,有不少影迷反映第一遍沒有看懂。 2、利用邏輯性較強的經典著作訓練邏輯思維 讀一些邏輯性較強的經典著作,要抓住著作的條理性和邏輯,建立在理解書中概念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模仿其中的推論,復現書中的關鍵內容為止。 這時候,我們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我們是通過思維而獲得知識,而不是通過大量的熟背強記知識,知識更具有邏輯的使用價值。 反之,那些只求生吞活剝別人思想的人,無異于讓別的母雞在你的腦袋上下蛋,即使博學多識,卻也深陷大量的知識而無法自拔。 托爾斯泰曾說過:知識,只有當它靠積極的思維得來而不是憑證記得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知識。 心理學家羅伯特·依·布倫南說:“如果沒有基本法則的知識,就得處理一串串冗長的信息,我們的記憶必定負擔繁重。最完美的記憶方法是把現象按因果關系聯系起來,因為哲學的任務是研究這種關系,所以我們可以主要通過培養哲理頭腦來彌補記憶力的不足。” 3、認識邏輯的一些基本原理 邏輯的一些基本原理、規律可以做作為思維工具的知識,這一類知識不僅僅要讀懂,而且要永久記住。因為我們的知識的大廈往往是由這些基本原理、定理做根基,如果不能牢牢掌握住這一類的知識,知識大廈往往搖搖欲墜。 關于提高邏輯的書籍,這里我也推薦幾本:《邏輯思考力》、《金字塔原理》、《批判性思維工具》、《系統之美》。 公眾號:讀書方法論,主要分享對學習、工作實用的知識。其中包括: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干貨、名人治學經驗、記憶方法、思維方法等,運用這些方法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和工作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