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李時珍是明代著名的醫藥學家,著有《本草綱目》傳于后世,被后世尊稱為藥圣。 為了完成《本草綱目》的編制,李時珍先后到過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并還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藥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藥理,記錄了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才于明萬歷十八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 但即使是窮盡古今藥理的李時珍,也曾在小常識上出過很大的差錯,差點搞出人命。 又一次,李時珍去為一個病人診斷,這個病人高燒不退,頭痛得厲害,又不會出汗。李時珍到他家后,誰都來不及喝一口,就急急忙忙給病人把脈診斷。診斷后,李時珍認為病人患的是破傷風,要治此病,首先要讓病人出汗。于是李時珍給病人開了藥方,并且吩咐病人先拿些生姜煎水喝,然后裹緊被子睡一覺,出出汗,病就會減輕。 李時珍臨走前,病人問他“能不能吃魚?”,李時珍見他家里掛著一條烏鱧魚,就告訴他“可以用生姜煮烏鱧魚,只要能讓自己出汗就行” 李時珍說完這句話后就辭別了病人,去別的地方給人看病,因為破傷風是常見的小病,李時珍也沒再放在心上。等他忙完回到家時已經是晚上,板凳還沒坐穩就見病人的兒子滿頭大汗的跑過來,說他父親吃了生姜煮的烏鱧魚后,眼眶突出,舌頭僵硬,臉色發白,呼吸不暢。 李時珍一聽就急了,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幸好這時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外出采藥回來,聽說癥狀后,抓起剛挖來的幾味草藥就和李時珍一起趕去病人家中。李時珍的父親也是個老中醫,很有經驗,他先讓病人服用了解毒的草藥,等病情穩定后再給他煎服治傷風病的草藥,只三天工夫,病人就能起床干活了。 烏鱧魚 李時珍問他父親怎么回事。李言聞告訴他,生姜煮烏鱧魚能使人中毒。這件事對李時珍的影響很大,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弄懂所有中草藥的藥性,替天下人治病。他一邊采藥行醫,一邊四處求拜名師,工夫不負苦心人,他后來終于寫出了《本草綱目》,成為后世的“藥圣”。 直到現在,還有些地方不用生姜煮烏鱧魚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