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初開。清而輕上升化天,濃而重下沉作地。日月既明,星辰環繞,逐萬物滋生。百獸拜麒麟為帝,百鳥以鳳凰為王。 鳳凰,雄為鳳者雌為凰,天地交合,逐生九種:金鳳、彩鳳、火鳳、九鳳、青鸞、畢方、金烏、大鵬鳥、朱雀。 金鳳 金鳳性格高潔,非晨露不飲,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棲。據《爾雅·釋鳥》郭璞注,金鳳特征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金黃色、高六尺許'。《山海經·圖贊》說有五種像字紋:'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據現存文獻推斷:鳳鳴如簫笙,音如鐘鼓。 彩鳳 彩鳳身披五彩羽毛,大如孔雀,百鳥遇之必然圍繞站立。頭頂上的羽冠常盛水,雌雄輪流進食,從不接近人間。還有記錄,鳳凰在兩江地區的深林筑巢,產卵以后,雄鳳用木枝混合桃膠,將雌凰封閉在巢穴里,只留下一個很小的氣孔。然后雄鳳尋找食物飼養雌凰,如果得到食物就拆除封蓋,得不到食物就會封堵孔洞將雌凰窒息而死。 火鳳 不死鳥,又稱為火鳳,從它的外觀看來可歸類為火鳥的一種。不死鳥可能由埃及神話中的貝努傳到希臘的。每隔五百年左右,不死鳥便會采集各種有香味的樹枝或草葉,并將之疊起來后引火自焚,最后留下來的灰燼中會出現重生的幼鳥。 九鳳 九鳳是古代漢族神話中神鳥,它以九頭鳥形象的出現,最早源于楚人的九鳳神鳥。出自戰國至漢初時楚人之手的《山海經》,是記載九頭鳥形象的最早文獻。《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說:'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句曰九鳳' 青鸞 青鸞古代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青鸞羽翼青如曉天,在太陽下泛著柔和的光芒。傳說青鸞是為愛情為生的鳥,它們一生都在尋找另一只青鸞!傳說青鸞有世上最美妙的聲音,但是它們只為愛情歌唱,可是誰也沒有聽過。傳說為青色的鳳凰類神鳥,常伴西王母的一種神鳥。又稱蒼鸞。 畢方 畢方,有點像丹頂鶴,但是畢方只有一條腿,兩翼,不吃五谷,身體是藍色,其中有紅色的斑點。畢方是預示火災的征兆,傳說在黃帝在泰山之時,乘坐蛟龍的戰車,畢方就在戰車旁,后來畢方還被稱作火神的侍寵。在山海經中記載,畢方是在東面,在青水的西面,有著一副人的面孔,還有一種說法畢方鳥在二八神人的東面。 《駢雅》:“畢方,兆火鳥也。”鳳即為神,也是災難的象征。 太陽金烏 傳說中的太陽金烏是一只渾身赤金的三只腳烏鴉,被古人稱為了金烏,一共有十只,被后羿射死了九個。金烏又稱作三足烏,三足金烏,是古代神話的神鳥之一,有神話傳說是駕馭日車的神鳥化名。 在神話傳說中,山海經的古籍上有記錄,當時十個太陽是帝俊與羲和的兒子,也是金烏的化身,有人和神的特征,會飛翔的太陽神鳥。金烏從宇宙的東邊飛向西面,到了晚上就落在西方的若木神樹上。 大鵬鳥 大鵬鳥,中國神話傳說中最大的一種鳥,是世界許多傳說中奇大無比的神鳥,由鯤變化而成。鵬在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最早的當屬《莊子》。莊周在其《莊子-逍遙游》中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 朱雀 朱雀作為傳說中的神鳥,是代表炎帝與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它代表過人類對生育的崇拜,也曾賦予尊貴、吉祥的意義,還曾震懾邪惡,引領魂靈到新的棲息所。在先秦被認為能接引死者靈魂上升于天,后世認為其能予人長生。漢時讖緯學說大興,它的象征含義又多了典藏、丙丁、禮德,漢后道教將其吸納為護法神,稱陵光神君。 朱雀與鳳凰意象的相互混淆的起源,是少數道教經書將象征太平的鳳鳥與南方之火相配,但不管南方還是火實際都是朱雀的職權,朱雀也并非鳳凰。在現代更由于網上某些文章將五鳳中的“赤多者,鳳”的“鳳”字篡改成了“朱雀”,導致這一錯誤變本加厲,流毒無窮。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古今神秘探案 |
|
來自: 文化學者 > 《五行天干地支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