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烽火熄,廈門戰事起。7月15日,保利廈門2018春季拍賣會在瑞頤大酒店隆重舉行。 本季春拍推出中國書畫、古董珍玩、現當代藝術、珠寶腕表與西洋古董、名酒佳釀等在內的9個優質專場近2000件拍品,諸多來源有序、血統高貴的藝術品亮相此次拍賣。 古董珍玩方面,元 天青魁首--汝窯青釉洗 (清涼寺) 以260萬元起拍,場內競爭激烈,最終以1000萬元落槌,加傭金1150萬元成交。此件汝窯青釉洗,冰瑩潤澈,天青猶翠,釉薄處隱約可見粉色光澤。內周壁有冰裂紋。底周排布五枚芝麻花細小支釘。斂圓口,淺弧形壁,圈足外撇。 另外,拍品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紋六方瓶以900萬元落槌。此式青花花果紋六方瓶肇制于雍正一朝,流行于乾隆前期,目前所知雍正款者惟見法國國立吉美博物館藏例,而本品繪飾風格和青花發色均流露出濃厚的雍正御窯遺風,其中肩部所繪的如意頭紋為唐窯時期最具特色的邊飾之一,如意頭繪畫飽滿,中心留白一個圓眼,周邊以點涂法烘托,使得紋飾的立體感增強,此為乾隆早期如意頭紋飾的畫法特征。 接下來,小編第一時間為您呈現『玄覽--重要古董器物』、『集珍--中國古代陶瓷』、『中國古董珍玩』三大專場高價成交精品,供您賞鑒! 玄覽--重要古董器物 Lot 0917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紋六方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落槌價:900萬 元 估價:RMB 8,000,000-10,000,000 尺寸:高66cm 此瓶整體呈六方形,侈口,長頸,折肩,鼓腹下漸收,至圈足外撇。釉面溫潤細白,青花蒼翠欲滴,紋飾以肩為界,頸部繪折枝花卉紋,每個棱面各飾一枝;腹部則以折枝花果紋為主體,分別為佛手、石榴、壽桃等,以寓「福祿壽」三多之意。所繪諸種祥花瑞果,豐茂繁盛,雍榮華貴。圈足內墻陡直,足端寬平,底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Lot 0926 清 御制剔紅雕山水人物嵌白玉五福捧壽圖屏風 御制剔紅雕云龍趕珠紋寶座 御制剔紅雕雙龍戲珠紋踏 御制剔紅雕云龍趕珠紋香幾一對 (一套五件) 落槌價:800萬 元 估價:RMB 8,000,000-12,000,000 尺寸:340×17×241cm;寶座110×85×109.5cm;腳踏64.5×40.5×16cm;50×50×89×2 此屏風為五扇式,分別由屏心、屏帽、花牙和須彌座等十五件組合而成。屏帽整體呈如意云頭型,以高浮雕滿地手法雕出卷云地紋,其上雕以各式游龍。屏帽中央為正面立龍,其左右為背向而行的側面行龍,屏帽兩端則分別有相向翻騰的升龍與中央三龍遙相呼應,五龍行走云間,氣勢恢宏。 五扇式屏心,以中央屏心最為高闊,其兩側四面屏心寬度一致,高度依距中央屏心遠近依次遞減。每扇屏心邊框兩邊起陽線,其內雕滿地錦紋,上有拐子龍紋開光,開光兩頭飾卷云紋。屏心內雕通景山水人物,既連為一片,又各自成章。其中以黃漆雕天空、黑漆雕水紋、紅漆雕山石人物。山水樹石、亭臺樓閣、人物禽獸,栩栩如生。其中之人物活動圍繞讀書、牧歸、訪友、獨釣、雅集等雅事,平添文人之趣。屏心下部絳環板內以黃漆雕錦紋為地,其上浮雕折枝花鳥,生動活潑。兩側站牙各飾背向的降龍,龍頭在下,龍尾呈「S」型上揚,龍身整體飽滿,與云頭形站牙邊緣輪廓取勢一致,紋飾華麗。 屏風底座為三聯八字形須彌座,卷云形龜足。須彌座上坊平整,雕刻勾云紋。上梟、下梟為仰、覆蓮式,雕卷葉紋。束腰內雕以滿地錦文,其上以高浮雕作出清式流云紋,并有白玉鑲嵌而成的團形「壽」字與環繞其周圍的蝙蝠,寓意「蝠(福)壽雙全」 「五蝠(福)捧壽」。下坊滿雕花卉紋,枝葉繁密,取根深葉茂之意。整件屏風端莊大氣,技藝精湛,實為清式雕漆屏風之佳作。 Lot 0927 清嘉慶 絲琺瑯荷塘盆景 (一對) 落槌價:580萬 元 估價:RMB 5,800,000-6,800,000 尺寸:高80cm×2;直徑36cm×2 拍品為一對,分上下兩部分連接而成,下部為花盆,花盆侈口,鼓腹,平底,矮圈足,采用掐絲琺瑯工藝,通體天青色琺瑯釉為地,釉料瑩潤,口沿與圈足鎏金;盆四面開光掐絲琺瑯折枝花鳥草蟲圖;盆內所插荷葉、荷花及蓮蓬均為掐絲琺瑯質地,荷花有競相開放和含苞欲放,兩者爭相斗艷,栩栩如生,莖部有倒刺,通體鎏金,枝干彎虬上升,婀娜多姿;匠師用心經營,足可看出其縝密用心。全景意態生動,整個畫面生機盎然。 Lot 0953 清乾隆 粉青釉六孔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落槌價:550萬 元 估價:RMB5,500,000-7,500,000 尺寸:24cm.High 拍品造型獨特,由六瓶緊密相連而成,每支小瓶均敞口,長頸部各有凸起弦紋一道,圓肩,弧腹下垂,圈足。整器俯視宛如梅花盛開狀,中間瓶高聳如花蕊,外周五瓶拱衛似花瓣,內腹相通,造型新穎,于典雅氛圍中巧現其思。通體施粉青釉,釉面均勻凝潤,色澤淡雅清麗。中間一瓶底落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更添古意。 拍場所見此式六孔瓶尺寸大多較小,惟拍品與乾隆朝同類品相比不但體積大,且傳世稀少,凸顯秀麗端莊之氣韻。此外,肩部以下瓶腹連通,且外周五瓶形制如一,此式器制作難度極高,是代表乾隆朝制瓷工藝水準和新穎設計的獨特佳作,制作考究,更顯其珍。 Lot 0945 清雍正 仿哥釉饕餮紋貫耳方壺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落槌價:540萬 元 估價:RMB4,800,000-6,800,000 尺寸: 46cm.High 本品唇口、束頸、垂腹、高圈足,頸兩側對稱置長方形貫耳。器身內外和足內均施仿哥釉,釉層較厚,釉面滿布黑色開片紋,足端施黑色釉,以摹「紫口鐵足」之貌。雙耳處一周雕刻仿青銅器饕餮紋,并施深棕色釉,其下出一周凸弦紋。足圈外撇,足底規整,施黑色釉。外底施青花篆體「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Lot 0951 清雍正 仿哥釉紙槌瓶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落槌價:660萬 元 估價:RMB4,800,000-6,800,000 尺寸:16.5cm.High 拍品形制、釉色均仿自宋瓷,形制與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兩件極為相似,盤口,直頸,折肩,直腹下微斂,式樣雅致,頗具古風。通體施仿哥釉,其上「金絲鐵線」古意盎然,韻致非凡。唐英《陶成紀事碑記》中所載「一仿鐵骨哥釉,有米色、粉青兩種。俱仿內發舊器色澤」,其中「鐵骨哥釉」即為此例。不施復雜曲折的設計,簡約質樸中透著「靜為依歸」的寂寥。底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更添意蘊。 Lot 0952 清乾隆 天藍釉觀音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落槌價:560萬 元 估價:RMB4,000,000-6,000,000 尺寸:27.5cm.High 觀音瓶口沿外撇,長直頸,豐肩,斜弧腹,內凹圈足微外撇,瓶體修長,線條流暢,給人以亭亭玉立之感。通體施天藍釉,釉面細膩凝潤,色澤沉然靜謐,觀之心曠神怡,氣韻清雅。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古樸秀雅,更添神韻。 拍品為北美十面靈璧山居舊藏,購自Eskenazi Ltd.,編號EK63,后于2000年上拍于香港佳士得,傳承有序。 器形雋雅高貴,釉面素潔溫潤,于穆穆之中透出一股尊貴典雅之氣。甚得天然意趣,線條舒展柔美,富有韻律感,與天藍一色結合宛如天成。更有北美十面靈璧山居收藏記錄為其增色,是不可多得之佳器。 Lot 0933 清乾隆 青花釉里紅海水龍紋抱月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落槌價:560萬 元 估價:RMB3,800,000-4,800,000 尺寸:26.5cm.High 拍品直口,短頸,頸、肩處飾對稱綬帶耳,扁圓腹,橢圓形圈足。通體以青花繪朵云與海水江崖,以釉里紅繪正面龍戲珠紋。青花與釉里紅顏色鮮艷,尤其青花所繪云紋深淺層次清晰,濃淡有致,所繪紅龍為五爪,青花點睛,龍身雄健壯碩,爪牙鋒利,富有生氣,在滿瓶云紋的襯托下更具氣勢。 ![]() Lot 0916 清雍正 洋彩鏤雕團龍捧壽紋塔式筆筒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落槌價:460萬 元 估價:RMB2,800,000-3,800,000 尺寸:高17cm 筆筒為六方形,類塔式,口沿方折,六棱施仿木紋釉,六面青白釉鏤雕蟠螭紋;器身外壁六面開光以洋彩繪六條五爪團龍,顏色各異,于祥云間馳騁穿行,龍爪間捧「壽」字,寓意祥瑞福壽。開光外于錦地之上飾蟠螭、花卉、壽字紋;下承六方鏤雕底座,裝飾手法與口沿如出一轍。器內施白釉,造型典雅大方,存世量少,是為文房陳設上品。底落六字三行青花篆書「大清雍正年制」款,工整大方。 ![]() Lot 0921 清乾隆 仿汝天青釉水仙盆 「乾隆年制」四字雙行篆書款 落槌價:300萬 元 估價:RMB2,800,000-3,800,000 尺寸:長23.6cm 拍品以宋汝為范,化裁而成,造型雋秀。呈橢圓形,侈口,深壁,平底外緣多出一圈窄邊,下接四云頭形足。通體施天青釉,釉汁肥厚,瑩潤如脂,外底面留有六枚支燒痕。底心青花書「乾隆年制」四字雙行篆書款,字體雋秀,書寫工整。 Lot 0906 清乾隆 青花釉里紅纏枝蓮紋蓮蓬口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落槌價:200萬 元 估價:RMB 350,000-550,000 尺寸:高23.5cm 本品瓶口仿蓮蓬狀,長直頸,豐肩,圓鼓腹,下承圈足。通體以青花釉里紅繪制紋飾,外側瓶口釉里紅仿蓮葉包裹繪飾,折沿處以釉里紅繪制圓點仿蓮房,頸部上方綴如意紋一周,其下繪焦葉紋,肩部搭如意云肩,腹部以纏枝蓮蝠紋為主體紋飾,于青花藤蔓間點綴釉里紅蓮花及蝙蝠,寓意福壽吉慶。近足處繪變形蓮瓣紋一周,足墻飾卷草紋,婉轉細膩。整器造型獨特,線條優美,端莊秀麗,極富韻律感。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字體雋雅工整。 縱覽拍賣市場記錄,蓮蓬口瓶本為罕見器型,而所見者諸為青花,主體紋飾均為纏枝蓮。拍品以青花釉里紅工藝所成,紅蝠、紅蓮于青花纏枝間頗具點睛之妙,色澤飽滿鮮艷,紋飾細致古典,堪為其中雋品。2002年北京拍賣會拍出一支乾隆青花蓮蓬口瓶,以人民幣116萬成交,可資比較。 ![]() Lot 0962 清 銅鍍金燒琺瑯鳥鳴八音座鐘 落槌價:200萬 元 估價:RMB 2,000,000-3,000,000 尺寸:高92cm 座鐘整體銅鎏金富麗堂皇,鎏金雕花表盤,兩側及頂部,底座均以鏤空琺瑯彩卷葉花卉裝飾,線條流暢,琺瑯顏色柔和。表盤為三針琺瑯鐘盤,以羅馬數字表示時間刻度,鐘盤下側有換樂和打止樂盤。鐘盤上孔洞里叢林中有一只鳴叫的翠鳥,每到半點及整點均打點報時,座鐘配有鳥鳴裝置,每當啟動時,小鳥鳴叫,同時張嘴、擺頭、搖尾、振翅、扭身,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同時伴有音樂。此件鳥鳴亭式鐘整體造型華麗氣派,通體金碧輝煌,機關設計巧妙,是典型西方進貢清宮風格,而養鳥是傳統的中國休閑方式,這更加證明此件座鐘是西方為迎合中國人的喜好而制作的。最為難得此件座鐘歷經百余年仍然走時精準無誤,品相完美如初,通體鎏金熠熠,光彩宛如當年。由此可見原藏家視其為珍寶,精心收藏。此座鐘與故宮所藏19世紀銅鍍金鳥音座鐘如出一轍。 ![]() Lot 0918 明永樂 龍泉青瓷枇杷紋葵口折沿大盤 落槌價:300萬 元 估價:RMB 2,000,000-3,000,000 尺寸:直徑47cm;高8.5cm 本拍品器型碩大,紋樣特殊,同類品中頂級之作。盤敞口,弧壁,口沿平折出,作十二瓣蓮花式口,沿邊細唇棱高起,內外壁作凹凸折棱,內壁暗刻折枝花卉紋,內底暗刻枇杷紋,線條明快,花姿綽約,觀之寧靜清透。圈足裹釉,內有環形無釉墊燒澀圈,露火石紅胎。通體施青釉,釉質瑩潤上乘,釉面溫潤凝致,色澤淡雅細膩,典型龍泉器之特點。 ![]() Lot 0948 清乾隆 仿官釉銅卣式犧耳尊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落槌價:180萬 元 估價:RMB 1,800,000-2,800,000 尺寸:35.5cm.High 拍品為乾隆仿古代表作品,形制源自上古青銅器。尊橢圓口微撇,闊頸,鼓腹,圈足外撇,頸部兩側對稱置犧耳,器身飾凸起摹仿壺套的格形紋帶。全器滿施仿官釉,造型敦厚規整釉面厚而凝潤。圈足露胎處呈褐醬色,底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古樸典雅。 ![]() Lot 0914 清康熙 青花釉里紅「圣主得賢臣頌」筆筒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落槌價:230萬 元 估價:RMB 1,800,000-3,000,000 尺寸:直徑19cm;高15.5cm 器呈筒形,直口,直壁。內外施白釉,胎釉細膩,外壁青花館閣體小楷撰《圣主得賢臣頌》文,篇尾鈐印釉里紅「熙朝傳古」篆書方款。圓璧底心施白釉,青花楷書「大清康熙年制」 三行六字款。 ![]() Lot 0908 清乾隆 青花纏枝花卉紋太白罐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落槌價:220萬 元 估價:RMB 1,800,000-2,800,000 尺寸:高32.5cm 罐唇口、短頸、豐肩、鼓腹至下漸收,圈足。釉質凝厚肥潤,白中閃青,通體以青花繪制纏枝花卉紋飾,胎體細膩堅實,修胎嚴整規矩,器形豐滿端莊。自上至下五層紋飾,罐頸部飾纏枝靈芝紋、其下回紋一周,肩部如意云頭紋環繞,整個腹部以纏枝蓮紋滿布,近足處繪仰蓮紋一周。五層紋飾疏密相間,銜接自然,青花發色菁碧典雅,畫工頗為精湛,主題紋飾為仿明永宣風格繪纏枝蓮紋,以深點青花作鐵銹斑,頗得其中神韻,點涂筆法嫻熟,胎釉研煉極精;纏枝并蒂蓮紋,枝葉舒卷自如,一展柔美之態。 ![]() Lot 0913 明洪武 青花纏枝菊紋玉壺春瓶 落槌價:230萬 元 估價:RMB 1,800,000-2,800,000 尺寸:高32.5cm 瓶撇口束頸,溜肩垂腹,圈足。器型規整,柔和流暢,通體施白釉,口沿下至頸繪蕉葉紋,肩繪如意云紋,近足處環飾蓮瓣紋,足墻繪卷草紋。腹部主體紋飾為纏枝菊花紋,花心大,花瓣小而密,整體飽滿小巧。左右兩側曲線猶如S形,線條曼妙,極能體現東方的審美趣味。 ![]() Lot 0910 清康熙 斗彩松竹梅紋玉壺春瓶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落槌價:150萬 元 估價:RMB 1,200,000-1,800,000 尺寸:高27cm 拍品撇口,短頸,溜肩,腹下部外鼓,圈足。胎質純均,釉面亮潔如玉,極富質感,微微閃青,氣韻沁人。腹部斗彩裝飾傳統松、竹、梅圖案,與白色釉地相應成趣,青花線條勾繪松、竹、梅枝遒勁蒼翠;寒梅悄然開放,梅花以礬紅點染,礬紅一色深淺過度自然,點染亦恰到好處;背后三兩枝松竹掩映,綠彩廓填彩仔細,脫俗清雅;山石之間礬紅繪靈芝點綴,清麗醒目,不由得感嘆御窯畫工師法之妙。本品整體畫面所繪祥瑞圖「歲寒三友」紋飾,凌霜傲雪,寓意清高,「三友」譬喻逢絕境而堅毅剛直,亦含長壽之意。此語出自宋代忠義林景熙,自元至清,歲寒三友紋飾甚為風靡。底施白釉,青花書「大明宣德年制」款,字體工整。 拍品器型規整,線條流轉曼妙,紋飾細膩生動,成色鮮明妍麗,實為康熙斗彩仿古雋品。 ![]() Lot 0960 元 釋迦摩尼 「錢塘陳彥清造」款 落槌價:130萬 元 估價:RMB 1,200,000-1,800,000 尺寸:高29cm 此尊釋迦牟尼佛像,合金銅鑄造,通體鎏金,局部泥金。頭飾螺發,頭頂肉髻高隆,面相寬大,額部高廣,雙目低垂,神態安詳,大耳垂肩。上身著袒右肩袈裟,下身著僧裙,衣紋簡潔,僅在領口、袖口和小腿處刻畫寬大衣緣,袈裟衣邊上刻畫纏枝蓮,蓮枝蜿蜒伸展,遒勁有力。結跏趺端坐于蓮花寶座上,左手置臍下結定印,右手置右膝結觸地印。身下為半月形束腰式蓮花座,蓮座上下邊緣飾一周連珠紋,蓮瓣上下對稱分布,且周匝環繞一周。 釋迦摩尼面形方正,額部高廣,造型挺拔,軀體硬朗,大腿粗壯,雙腿盤曲緊促。整體比例看似有些失調,實則與雕造工匠未能完全掌握藏傳造像儀軌和造像材質特性有關,恰好體現了元代宮廷造像承上啟下的過度性特點。僧坎的衣邊上刻畫的纏枝蓮明顯為內陸藝術的傳統母題。作為裝飾紋樣,它們在內陸的流行歷史悠久,應用也很廣泛,在唐宋元各個時期的佛像及世俗器物上均可見到。蓮座及蓮瓣的形制特別而突出,造像材質為合金銅,這是判定宮廷造像最為關鍵的因素。 ![]() Lot 0930 清乾隆 仿官釉八方貫耳瓶(一對)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落槌價:120萬 元 估價:RMB 1,200,000-1,800,000 尺寸:14.5cm.High×2 此對乾隆仿官釉八方貫耳瓶源自胡惠春舊藏,著錄 于1950年Helen D. Ling及仇焱之,《暫得樓珍藏歷代名瓷影譜》第三冊,香港出版社,圖版167號,并于上海博物館、首都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舉辦的暫得樓藏清代單色釉瓷展覽 展出。暫得樓藏品于上世紀末散佚了不少,轉為海內外公私收藏,但是絕大部分清代單色釉瓷精品,本品即為展品之一,來源 清晰,傳承有序,為不可多得的精品。 瓶呈八方形,腹部微鼓,圈足,頸部對稱貼塑管狀雙耳,瓶內外壁通施仿官釉,釉色天青,釉面肥厚,端莊素雅,超凡脫俗。器物足端平切,涂褐色護胎釉,以仿宋器「鐵足」之意,底心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 Lot 0958 清乾隆 御制剔彩壽春寶盒 「壽春寶盒」、「大清乾隆年制」款 落槌價:120萬 元 估價:RMB 1,200,000-2,200,000 尺寸:直徑31cm 盒圓形,弧壁淺圈足,子母口相合。整器以剔彩工藝雕刻紋飾,現紅、黃、綠三色,以朱漆為主,間以黃綠二色層層剔雕為飾。蓋面雕圓形開光,「卍」字錦地上雕聚寶盆,盆內發出萬道霞光,霞光之上托一「春」字于蓋面正中;「春」字上部中心圓形開光內居壽星,其端坐松下,仙鹿臥于一旁,寓春壽之意,「春」字兩側雕騰龍于如意云海之中。 盒蓋和器身外壁紋飾基本相同,各有四組開光,開光之間為方勝、犀角、寶珠、珊瑚等雜寶紋。開光之內以「倪瓚洗桐」、「陶淵明愛菊」、「羲之愛鵝」、「飼鶴圖」、「米芾拜石」、「撫琴圖」及「李白對酒邀月圖」等高人逸士的故事為主題進行雕刻。色澤豐富爛漫,人物神情喜慶歡愉,各具意趣。上下口沿環飾靈芝紋一周,足墻雕回紋,器內壁及圈足內髹黑漆,漆色光亮,盒內及盒底中心各有描金楷書刻「壽春寶盒」四字雙行款及「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 Lot 0941 清乾隆 仿官釉闊口尊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落槌價:185萬 元 估價:RMB 1,200,000-1,800,000 尺寸:13.5cm.High 拍品口沿微撇,短頸,斜肩,橢圓形腹,至底收斂,圈足,造型端正樸素,俊雅秀逸。通體施仿官釉,其色勻凈瑩亮,寧靜淡雅,釉面滋潤凝重,風韻無限,極似宋代官窯之釉感。足端涂黑褐色,以仿宋官窯「紫口鐵足」特征。底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書款,筆道精練有神,盡顯御窯風采。 ![]() Lot 0912 明宣德 青花纏枝蓮紋碗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落槌價:135萬 元 估價:RMB 1,000,000-1,500,000 尺寸:直徑21cm;高10cm 此碗侈口、弧腹、圈足,制器有度,典雅秀美。其胎骨堅致細膩,釉質瑩潤自然。碗內外均以青花為飾,青花色澤濃艷,鐵銹斑深入胎骨,體現典型宣德特征。碗心繪一折枝牡丹,外加雙圈,內壁繪六朵折枝蓮;外壁飾纏枝蓮花及番蓮六朵,宛轉勾連,姿態曼妙。近圈足處繪飾蕉葉紋,繁密齊整;內口沿與足墻皆點一圈梅花紋,舒朗清新。整體構圖疏朗有致,且繪工嫻熟,線條流暢而穩重,紋飾優雅而不失靈動。 本器胎釉俱佳,青花發色妍麗,凝重雄渾,歷數代而不減光華,盡顯宣窯品格之美,為有明一代青花之冠,保存至今,難能可貴。臺北故宮博物院及北京故宮博物院均有相似藏品,可見其珍貴。 ![]() Lot 0937 清乾隆 胭脂地粉彩纏枝蓮紋佛塔 落槌價:115萬 元 估價:RMB 1,000,000-2,000,000 尺寸:高44cm 拍品為典型藏傳佛教喇嘛塔樣式。塔身以粉色為地,基座以湖綠為地,其上均粉彩繪制紋飾,筆觸細膩,點染精準。塔由須彌座式塔基、覆缽式塔身和十三無相輪塔剎三大部分組成。胎骨細膩堅質,通身紋飾自上而下緊湊繁密:塔頂以礬紅描金、墨彩、湖綠釉分飾火焰紋和寶珠紋;華蓋上面飾粉彩花卉紋,四周以藍彩滿繪祥云紋;塔剎下豐上斂共十三級,寓意佛教十三重天;肩部繪藏傳佛教特有的神獸紋和瓔珞花卉紋,梵語具有「莊嚴與榮耀」的涵義;腹部主體紋樣以纏枝寶相花裝飾;須彌座面主體裝飾湖綠地粉彩勾蓮紋,肩部、脛部及底座的臺階處飾卷草紋、仰蓮瓣紋、覆蓮瓣紋、回紋、圓珠紋和花卉裝飾帶;賁門佛龕口沿描金并外飾蔓草紋一周;賁門和須彌座內壁罩松石綠釉。這絕無僅有的造型只出自乾隆官窯,體現了清代中央政府與西藏上層的親密關系。這種御窯佛教法器、佛像不落年款,以示帝王對佛祖的崇敬之意,乾隆曾下旨藏草瓶等法器「俱不要款」。 ![]() Lot 0939 窯白釉臥獅形枕 落槌價:100萬 元 估價:RMB 1,000,000-1,600,000 尺寸:高9cm;長16cm 瓷枕作臥獅形,枕面呈荷葉狀,其內開光,枕座采用圓雕技法刻塑祥獅貌,其雙目圓睜,眉宇間盡透傲然生機,鬃毛以高浮雕形式呈現,借極強的立體感凸顯靈氣,使之更為栩栩如生、凜然可愛。獅呈俯臥狀,四肢伏于身下,肌肉線條刻畫鞭辟入里,獅尾于身后蜷至一側,生動活潑。枕通體施白釉,古典樸拙,韻味非常。 ![]() Lot 0920 清乾隆 茶葉末釉鳩耳小尊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落槌價:120萬 元 估價:RMB 1,000,000-1,500,000 尺寸:高19.5cm 器型仿漢銅壺造型,直口微敞,束頸溜肩鼓腹,圈足外撇,頸部凸起弦紋一道,肩部兩側貼飾鳩耳銜環,鳩首造型古樸,雙環扁平。造型小巧而氣度不凡。尊內外壁通施茶葉末釉,釉質勻凈蒼古,釉面肥厚潤澤,釉色黃中帶青,燦若晨星,典雅高貴,耳環起棱處微露胎骨,頗具韻味。足際涂有褐色護胎釉,器底暗刻乾隆官窯六字篆書款。本尊尺寸、造型、釉色皆與臺灣鴻禧美術館藏品相似,佳士得紐約2011年春季拍賣會第1738號拍品亦相仿。 鳩耳尊創燒于雍正時期,原形可能仿自宋代王黼《博古圖錄考證》中著錄 「周高克尊」。乾隆一朝,國力強盛,摹古之風更盛,此件乾隆茶葉末釉鳩耳尊即是景德鎮御窯廠仿制古代銅器的典型作品。其中,鳩耳還含有長壽之意,如《后漢書》載「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玉杖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 ![]() Lot 0946 清康熙 釉里紅團龍紋碗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落槌價:100萬 元 估價:RMB 1,000,000-2,000,000 尺寸:14.5cm.Diam.;6.5cm.High 碗撇口,深弧腹,下承圈足。外壁以釉里紅飾五組團龍紋。碗心繪團龍紋,龍為五爪,肅穆凜然;筆觸細膩流暢,精致如生,于祥龍鬃發、神情、龍鱗等細節處可見一斑。 ![]() Lot 0947 清乾隆 窯變釉秋海棠式花觚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落槌價:90萬 元 估價:RMB 900,000-1,900,000 尺寸:26.5cm.High 本品呈海棠式造型,口作四瓣花形,腹部鼓起,底足外撇,自上而下凹四條筋線至足邊,圈足,造型仿自商周青銅器,雋秀挺拔,秀麗文雅。花觚通體施窯變釉,釉層肥厚,外壁玫瑰紫滿覆,燦若晚霞,其間融入絲縷藍釉,平添清幽淡然之感,內壁近天青色,靜謐雅致。 ![]() Lot 0950 清乾隆仿官窯三足葵口洗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落槌價:92萬 元 估價:RMB 800,000-1,500,000 尺寸:直徑20.5cm 三足洗為清代仿宋瓷之經典品種,始燒于雍正朝,乾隆時期繼之,除仿汝釉外,尚可見仿官、仿哥、天藍釉等品種。洗呈八瓣葵花式造型,葵口,淺腹,平底,下承三只簡化獸足。通體施仿官釉,厚潤古雅,開片疏朗有致,三足露胎,形成鐵足之效果。勻凈靜穆,溫潤古雅,彰顯趙宋文人以素雅勻凈為上的美學理念,為同類單色釉之中雋品。 ![]() Lot 0957 清乾隆白玉龍鈕鼎式方爐 落槌價:80萬 元 估價:RMB 800,000-1,500,000 尺寸:高18cm 此爐通體以圓雕、浮雕等技法裝飾,形制仿商代禮器青銅鼎,雙立耳,敞口,平折沿,斜腹,下承四足。爐身方正,上落覆斗式蓋,蓋鈕雕祥龍貌,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爐身以繩紋飾邊,至中部雕以繩結,寫實逼真,配雕花木座,更顯沉穩靈秀。 ![]() Lot 0961 清乾隆六品佛樓甘吒巴大師像 落槌價:175萬 元 估價:RMB 800,000-1,300,000 尺寸:高18.5cm 六品佛樓是清宮重要的建筑形式,其重要性在于這種獨特裝修的佛樓一再出現,反映出乾隆帝對這種建筑及其內部陳設思想的重視和青睞。六品指的是藏傳佛教修行所必須經過的六個次第(階段),即般若品、功行品、德行品、瑜伽品、無上瑜伽品父續、無上瑜伽品母續。每層樓上供小佛佛像,下層供佛殿和唐卡。每座六品佛樓共七間,除中間一間上下供佛與宗喀巴大師像外,其余六間分別代表般若品、無上陽體根本品、無上陰體根本品、瑜伽根本品、德行根本品、功行根本品,以契合藏傳佛教黃教所主張的顯密兼修、依次而行,由淺入深的思想。通常六品佛樓樓上每間供小型黃銅造像122尊,六間共供732尊,從乾隆二十二年至四十七年間(1758-1783),清宮先后修建和裝修的六品佛樓達八處之多,紫禁城內有其四:建福宮花園內的慧曜樓,中正殿后淡遠樓,慈寧宮花園內的寶相樓,寧壽宮花園內的梵華樓;長春園有其一:含經堂西梵香樓;承德避暑山莊有其三:珠源寺中的眾香樓,普陀宗乘寺大紅臺西群樓,須彌福壽寺妙高莊嚴西群樓。目前,只有紫禁城里的梵華樓中的絕大部分佛像、唐卡和佛塔,甚至法器保存至今,其它各處或毀于戰火;或毀于火災;或樓雖在,內中一切供器佛像、佛塔已蕩然無存;或文物流散在外,難獲鏡圓。 ![]() Lot 0911 明嘉靖青花五彩葡萄紋小杯 「大明嘉靖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落槌價:70萬 元 估價:RMB 700,000-800,000 尺寸:直徑8cm;高6cm 杯深式,直口微敞,腹下漸收,圈足。外壁五彩繪制葡萄紋,色澤清麗溫和,藤葉嬌柔婉轉,蜷曲漫布杯身,顆顆葡萄飽滿嫩紅綴于枝頭,寓意多子多福,家庭興旺,畫面生機盎然,清新可愛。內壁光素潔白,杯心于青花雙圈內飾云龍紋,祥云渺渺,龍游其間。內外口沿及足墻均繪青花弦紋兩道,底書「大明嘉靖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剛勁中藏秀逸。 ![]() Lot 0959 元楊茂制剔犀菊紋蓋盒 「楊茂造」三字款 落槌價:70萬 元 估價:RMB 700,000-900,000 尺寸:直徑9.5cm 蓋盒圓形,子母口,器底內凹成圈足,造型周正,大方美觀。通體髹漆,以斜刀刻繪經脈,漆層斷面處可見不同色層,燦然成紋,流轉自如,回旋生動。盒蓋及盒身于黃漆地上雕三朵菊花盛放,飽滿圓潤,周圍枝葉圍簇,花苞綴于其間,畫面豐腴滿布盒外,圈足內及盒內髹黑漆。工藝精巧,構圖簡逸,僅以菊花數枝便使整器盎然。自古菊花為超然于世之象征,周敦頤有言「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更有陶淵明「采菊東籬下」之逸趣,而在傳統紋飾中,菊花又有長壽之意,拍品紋飾雖簡,卻蘊深意。底部以針劃刻「楊茂造」三字作款,筆意灑脫遒勁。 集珍--中國古代陶瓷 ![]() ![]() Lot 1133 元 天青魁首--汝窯青釉洗(清涼寺) 落槌價:1,000萬元 估價:2,800,000-3,800,000 元 尺寸:直徑19cm 此件汝窯青釉洗,冰瑩潤澈,天青猶翠,釉薄處隱約可見粉色光澤。內周壁有冰裂紋。底周排布五枚芝麻花細小支釘。斂圓口,淺弧形壁,圈足外撇。 觀此器物底部,可見其為滿釉支燒,制作時僅在底部以支釘隔開瓷胎和匣缽,以讓器物燒造中不易變形,也可讓釉盡可能包裹住整件作品。在裝燒時,一個匣缽對應一件器物,耗時耗力,尤可見精細程度之高。汝瓷標準器中一般尺寸稍大的碗、盤、洗,底部多為五個支釘痕,而小尺寸者則為三個支釘。本件拍品即屬前者。另一顯著特征為其圈足略向外撇,傳世汝瓷中洗、碗、盤、茶盞托等都具此種工藝現象。經考證,此種作法應系模仿當時同式樣的金銀器而為,在其他瓷窯中則比較少見。 ![]() ![]() ![]() Lot 1135 元 鈞窯玫瑰紫斑折沿盤 落槌價:260萬元 估價:1,000,000-2,000,000 元 尺寸:直徑19cm 盤為折沿制式,規整大氣。通體遍施天藍釉,釉質溫潤湉靜,富有乳濁之感。觀其盤心,不規則玫瑰紫斑潑灑其上,如晚霞變幻又如山水氤氳,引人入勝。鈞瓷上的斑彩是以銅紅釉粗獷刷繪,或涂覆于天青釉面、高溫中還原,融合一體而形成。如此斑紋,有賴藝匠刷繪釉料手藝,以釉料分布及兩彩比重見高下,如此特質,與抽象畫作異曲同工。本品紫斑超卓臻善,令人驚嘆。 ![]() ![]() Lot 1122 元 烏金釉銀毫束口盞 落槌價:75萬元 估價:560,000-660,000 元 尺寸:直徑12.5cm 此盞束口,腹部斜收于圈足。圈足矮平,內低外高,修削極為工整。內外壁皆施烏金釉,垂釉自然,釉水光潤,烏黑亮澤,釉光保存完好,古穆可人。盞口一下釉層較淺,略有褐色結晶析出。內壁以極細的筆觸勾勒銀絲以為兔毫,線條隨性自然,而描銀出窯之際,定更見光華。底部露胎,胎色鐵青,淘洗頗為精練,質地緊密。此盞亦為建窯名品,值得珍藏。 ![]() ![]() ![]() Lot 1139 元 白釉盤口長頸瓶 落槌價:60萬元 估價:800,000-1,000,000 元 尺寸:高45cm 瓶作立身,圓唇,盤口,頸部極細長,溜肩,鼓腹,下束腰急收,隱圈足,圈足外撇,外足墻下下端斜切,施白色化妝土罩透明釉,釉色乳白如漿,近底足處和足底露胎,化妝土均勻白晰,釉面勻凈。自頸部以下,可見頗為明顯的手旋痕跡。此瓶整體線條優美秀麗,婀娜雋秀,器型極具時代特征。 拍品曾為安思遠舊藏,并著錄于《安思遠舊藏古陶瓷選萃》一書中,來源清晰。 ![]() ![]() Lot 1142 明 龍泉窯青釉冰裂紋碗 (一對) 落槌價:60萬元 估價:250,000-350,000 元 尺寸:直徑14.5cm×2 龍泉窯是中國瓷業史上的青瓷名窯,至北宋中期開始即已初具規模,北宋晚期時,龍泉窯就已經為宮廷燒造瓷器。本品敞口,斜腹,造型雋秀端莊。通體青釉淡雅勻凈,微泛湖水之色。周身遍布翠亮瑩潤的冰裂紋,紋線交織細密并略有泛黃,是為彰其古韻悠然。 ![]() Lot 1127 明 龍泉魚耳海棠口瓶 (一對) 落槌價:58萬元 估價:250,000-350,000 元 尺寸:高25cm×2 此對瓶造型優雅規整,口及足呈外撇海棠式,設計精巧。如本品形似海棠,又于頸部飾雙魚耳者,存世甚少,而且器形端莊,更為難得。通體施青釉,釉色淡雅,搭配腹部主體纏枝花卉紋,更顯古韻盎然。 騰躍飛魚,其形如游龍,元人視為祥兆之物,其雛形或源自中東,隨游牧民族遷徙,經中亞傳入中原。 ![]() ![]() ![]() Lot 1136 元 鈞窯玫瑰紫斑盞 落槌價:58萬元 估價:250,000-350,000 元 尺寸:直徑9cm 圓唇,直口,曲腹,腹部曲線圓潤優美,圈足較高。淺赭褐色胎,細膩堅致。通體天青釉色,淡雅勻凈,口沿薄釉處色如姜黃,更襯托出表面玫瑰紫斑之絢麗多姿。此盞紫斑大片寫意,發色濃淡有致,過渡自然,由青到紫,雅韻幽現。鈞瓷紫斑器,取銅料,著筆幾抹入窯,青紫交融,現斑斕,五光十色,每窯絕無同者。 ![]() ![]() Lot 1168 明 曜變天目盞 落槌價:50萬元 估價:500,000-800,000 元 尺寸:直徑12cm;高6cm 此件拍品黑釉濃厚,表面覆蓋均勻鐵結晶膜,在光照下整面可見暈彩效果,曜變分布均勻,如彩虹一般瑰麗無比,尤為特別。此盞簡素、質樸,無人為修飾,造型渾厚古樸,線條明朗簡潔,口沿簿,而腹底部及底足敦厚,底足較小,圈足露出富含鐵質的泥胎本色,與潤澤厚重的釉色形成質感的鮮明對比。 ![]() ![]() ![]() Lot 1132 元 定窯葫蘆形執壺 落槌價:50萬元 估價:500,000-600,000 元 尺寸:高21cm 拍品壺身呈寶葫蘆形,小圓口帶蓋,蓋呈荷葉形,長直流,上腹較小,下腹稍大,束腰連壺柄,通體施白釉。自上而下自然呈兩節葫蘆狀,矮圈足。另一側置帶狀柄。整器制作精細,造型優美,線條流暢,比例協調。 ![]() Lot 1174 元 定窯撇口盞 落槌價:35萬元 估價:350,000-450,000 元 尺寸:直徑12cm 此盞撇口,呈斗笠形,通體施黑釉,釉面尤為溫潤光滑,光照之下玻璃質感極強。口沿一周釉薄處顯黃綠色,自上而下由淺至深,過渡自然,中心積釉處釉色深邃,其間零星點綴黑色沫點,奇幻迷人。底足露胎處潔白細膩,圈足切削平穩規整,足顯工匠之悉心重視。 ![]() Lot 1191 元 越窯執壺 落槌價:26萬元 估價:260,000-360,000 元 尺寸:高23.5cm 此件執壺撇口,束頸,豐肩,肩出短流,圓腹,腹部以下收執手做雙條加固束系。圓腹,腹部以下收,造型規整,制作精細。通體內外滿施釉,釉色青綠,釉層瑩潤,如玉清澈。越窯是中國古代南方青瓷窯。窯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寧波等地。生產年代自東漢至宋。晚唐至北宋初是越窯工藝最精湛的時期,技藝不斷精進,達到頂峰,所燒青瓷代表了當時青瓷的最高水平。故越窯是當時的第一名窯,也稱“秘色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