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蔬果損耗管控 夏季蔬果品類大爆發,每年從端午節開始到中秋節,(6月至9月)這幾個月都稱得上是蔬果銷售的旺季。蔬菜當地品種豐富,季節性強,流量大;水果瓜果類,熱帶水果、漿果類大量上市,品種多樣,產地資源優勢明顯,是蔬果操作的好時節! 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銷售好的同時,損耗也是較難把控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控制夏季果蔬的損耗呢? 不久前,筆者曾寫過生鮮損耗控管的三部曲的文章,其中對于夏季蔬果的損耗控制并未展開詳細介紹,這次我們就展開聊聊。 ?1? 蔬果經營過程中我們要控制損耗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商品的損耗率和商品的周轉是相對應的,我們在做大商品銷售的同時,第一首要的就是加快周轉!周轉的越快銷售額基數越大,損耗率就越低! 我們在生鮮經營過程中,所有的操作是圍繞周轉速度而進行的,如開單準確,是為了周轉,定價合理是為了周轉,陳列根據流量是為了周轉,營銷手段植入是為了周轉......所有的一切經營手段都是為了加快周轉。所以,想控制好生鮮損耗,就要把周轉放在第一位!有了周轉就會產生銷售,吸引客流,有了周轉就會降低損耗提升利潤。 ?2? 損耗分為自然損耗和人為損耗,自然損耗對于蔬果來說是比較大的,我們要盡可能的做到損耗前置,把采購環節和商品自然損耗環節前置。 人為損耗貫穿到買、賣、儲存的各個環節,我們要分開來講,重點介紹蔬果假底制作,理貨補貨,陳列技巧。 蔬果的自然損耗首先要保證采購環節商品的凈果入庫,凈進價入庫,這點非常重要!在之前的“損耗解析溯源第二篇!<實例>剖析高損耗如何而來?”文章中曾舉例說明了收貨追溯流程,就是對于收貨環節中,首要的要求就是凈果入庫,凈進價入庫。簡單說就是,進入到賣場的商品和顧客直接買走的商品是一致的,是去皮重,去毛重,去枝葉損耗,可以直接銷售的商品。 那么接下來蔬果的自然損耗率是有行業標準的,我們可以取平均值歸納為蔬菜自然損耗率3%以內,水果自然損耗率2%以內。也就是說我們的經營損耗率中會包含自然損耗率,所以蔬果的經營過程中損耗率標準。蔬菜定價毛利率25-28%;日結毛利率20-23%;盤點損耗率為5-7%;盤點毛利率為15-18%在這期間的是合理值。水果定價毛利率為22-25%;日結毛利率18-22%;盤點損耗率為3-5%;盤點毛利率為15-19%;在這期間是合理值。 ?3? 蔬果的損耗貫穿在買、賣、存,三個環節。買是采購環節,賣是賣場銷售經營管理環節,存是商品保鮮環節。接下來我們圍繞著這三個環節的操作重點做以詳細的說明。 采購環節:商品組織結構表是每月必須更新的,其中包含經營品相,商品角色,以往銷售,然后轉換為開單表形式,每月下發到門店,這樣操作是為了讓商品發揮最大價值,杜絕同質化商品,引導門店開單,陳列,營銷,最終目的是幫助門店達成銷售額和毛利額指標。 上圖是商品組織結構表,比如我們做10月份的商品組織結構表,要調出來去年10月份和11月份的銷售數據,并結合今年的市場行情和新品引入,制作出適合區域門店的經營品相。并制定出商品角色定位,引導門店操作。而后通過商品組織結構表,轉換成開單表,實際幫助到門店經營。 我們可以把所經營的生鮮經營品項,劃分為四個角色,目標性商品是民生商品,定價要比競爭對手低,陳列多選擇陰面大面積陳列。常規性商品的定價不高于競爭對手,正常陳列,促銷時擴大陳列。季節性商品的定價則需要參考上市時間的不同來具體衡量,陳列選擇在陽面大面積陳列。結構性商品的定價要有毛利空間,一般采用關聯陳列較多。這樣門店經營者思路清晰,才能引導大家提升生鮮經營水平,復雜的事情簡單化。 ![]() 商品定位清晰了,采購環節才能做好采的第一步,商品做到有效周轉是損耗控制的前提。 < 未完待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