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中湯,中醫方劑名。為溫里劑,具有溫中補虛,和里緩急之功效。主治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神疲乏力,虛怯少氣;或心中悸動,虛煩不寧,面色無華;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煩熱,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脈細弦。臨床常用于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神經衰弱、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功能性發熱屬于中氣虛寒,陰陽氣血失調者。 傷寒論條文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102)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小柴胡湯主之(100) 金匱篇 虛勞里急,悸,衄額,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小建中湯主之。(十三) 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十八) 歌訣 小建中湯君飴糖,方含桂枝加芍湯,溫中補虛和緩急,虛勞里急腹痛康。 小建中湯組成飴糖、桂枝、芍藥、炙甘草、大棗、生姜。 小建中湯用量桂枝9g,甘草6g,大棗6枚,芍藥18g,生姜9g,膠飴30g。 方劑組成記憶要點:桂枝湯倍芍藥加飴糖而已 小建中湯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味,煮取三升,去滓,內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取汁,兌入飴糖,文火加熱溶化,分兩次溫服。 小建中湯功用溫中補虛,和里緩急。 小建中湯主治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神疲乏力,虛怯少氣;或心中悸動,虛煩不寧,面色無華;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煩熱,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脈細弦。 小建中湯方義本證多由中焦虛寒,肝脾失和,化源不足所致,治療以溫中補虛,和里緩急為主。中焦虛寒,肝木乘土,故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中焦虛寒,化源匱乏,氣血俱虛,故見心悸、面色無華、發熱、口燥咽干等。方中重用甘溫質潤之飴糖為君,溫補中焦,緩急止痛。臣以辛溫之桂枝溫陽氣,祛寒邪;酸甘之白芍養營陰,緩肝急,止腹痛。佐以生姜溫胃散寒,大棗補脾益氣。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是為佐使之用。其中飴糖配桂枝,辛甘化陽,溫中焦而補脾虛;芍藥配甘草,酸甘化陰,緩肝急而止腹痛。六藥合用,溫中補虛緩急之中,蘊有柔肝理脾,益陰和陽之意,用之可使中氣強健,陰陽氣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 小建中湯禁忌嘔吐或中滿者不宜使用;陰虛火旺之胃院疼痛忌用。 小建中湯加減化裁若中焦寒重者,可加干姜以增強溫中散寒之力;兼有氣滯者,可加木香行氣止痛;便溏者,可加白術健脾燥濕止瀉;面色萎黃、短氣神疲者,可加人參、黃芪 當歸以補養氣血。 黃芪建中湯 虛勞里急,諸不足,黃芪建中湯主之。(于小建中湯內加黃芪一兩半,余依上法.氣短胸滿者加生姜,腹滿者去棗,加茯苓一兩半,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三兩) 小建中湯附注小建中湯附方黃芪建中湯 小建中湯組成桂枝、甘草、大棗、芍藥、生姜、膠飴、黃芪。 小建中湯用量黃芪15g,大棗10個,白芍15g,桂枝、生姜、甘草各10g,飴糖50g。 小建中湯功用溫中補氣,和里緩急。 小建中湯主治陰陽氣血俱虛證。里急腹痛,喜溫喜按,形體羸瘦,面色無華,心悸氣短,自汗盜汗。 小建中湯出處《金匱要略》 小建中湯附方2當歸建中湯 小建中湯組成當歸、桂心、甘草、芍藥、生姜、大棗。 小建中湯用量當歸12g,桂心9g,大棗12枚,甘草6g,芍藥18g,生姜 9g。 小建中湯功用溫補氣血,緩急止痛。 小建中湯主治產后虛羸不足,腹中疼痛不已,或小腹拘急攣痛引腰背,不能飲食者。 小建中湯附方3大建中湯 小建中湯組成蜀椒、干姜、人參。 小建中湯用量蜀椒3g,干姜12g,人參6g。 小建中湯功用溫中補虛,降逆止痛。 小建中湯主治脾胃虛寒,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 小建中湯化裁方之間的鑒別四方均屬溫中補虛之劑。小建中湯倍用芍藥,益于陽虛而營陰亦有不足之證。黃芪建中湯是小建中湯內加黃芪,是增強益氣建中之力。當歸建中湯偏重于和血止痛。大建中湯補虛散寒之力遠較小建中湯為峻,且有降逆止嘔作用,用治中陽衰弱,陰寒 內盛之腹痛嘔逆。 小建中湯重要文獻摘要①王子接《絳雪園古方選注》卷上:“建中者,建中氣也。名之曰小者,酸甘緩中,僅能建中焦營氣也。前桂枝湯是芍藥佐桂枝,今建中湯是桂枝佐芍藥,義偏重于酸甘,專和血脈之陰。芍藥、甘草有戊己相須之妙,膠飴為稼穡之甘,桂枝為陽木,有甲己化土之義。使以姜、棗助脾與胃行津液者,血脈中之柔陽,皆出于胃也。” ②《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2] ③《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小建中湯主之。”[1] 延伸閱讀1: 昨天看小建中湯 ,教材上寫 主治范圍中 最后一句是:四肢酸楚,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對這個主治理解起來有困難。(所以就在網上搜了小建中湯案例尋求理解,后來就看到了王幸福老師對腹瀉的案例。) xiaolook回復:小建中湯的這些主治本身就非常難理解和掌握。不用說你我,就連葉天士和徐靈胎,對小建中湯的理解都截然相反,徐靈胎認為葉天士用的大部分都是錯的,而且是在用藥殺人。
|
|
來自: 鑒益堂 > 《45[中醫經典每天學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