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塔通覽·山西卷大同·七峰山禪房寺磚塔
年代:遼代;形制特點:八角七級密檐式實心磚塔,高約20米;現(xiàn)狀:2006國保 ![]() 獨來獨往之人攝影
禪房寺磚塔,位于大同市古城西南三十公里處南郊區(qū)七峰山(塔山)丈人峰頂(海拔1650米)。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建于遼代,系當時重建禪房寺時所建。塔為八角七級密檐式,實心磚石結(jié)構(gòu),高約二十米。塔基為須彌座,用規(guī)整長方石料砌,塔基分上下兩層,下層為邊角鑲石的三層平臺,上層是雙層須彌座,雕有精美蓮花座臺。須彌座上部雕刻有笙、簫、琴、瑟等古代樂器,已模糊不清,很難辨認。塔身四面有磚雕拱券門和半圓形雕窗。拱券門上的匾額分別是:南面“禪房寺磚塔”,東面“鎮(zhèn)靜皇圖”,北面“真慈洪范”,西面“輝騰日月”。每層有佛龕二十四個,原供奉銅佛三百十二尊。門窗兩側(cè)塑有金剛力士像,這些塑像都露出了木芯。修葺前,塔身各處布滿磚雕和泥塑人物像,均嚴重風化。磚塔檐角原掛有風鈴三千多枚。塔頂為鎦金蓮珠塔剎。 清乾隆時曾對禪房寺磚塔進行過精心修繕。塔基的須彌座上有雕飾的佛像、花卉合蓮瓣,表面雕飾華麗,磚體整體輪廓線較直,具有遼金時期磚塔的典型特征。最上一層石料,雕有蓮瓣。再上面為束腰,每塊石上雕有蓮花、牡丹、童子等。上枋每面各鐫刻有一佛二菩薩的浮雕一幅,整個雕刻粗獷簡練而富有變化,無疑是遼代手法。塔座高大繁復,塔座以上是仿木結(jié)構(gòu)的磚砌塔身,塔身斗拱、角拱均為磨磚鑲砌。第二層塔壁每面各設門式小窗和四欞小窗,初看逼真無疑,實是虛設雕飾。以上各層結(jié)構(gòu)相同,只是每層逐漸向里迭收而已。 2005年大同當?shù)貙Υ怂M行維修加固,2007年又對古塔實施二期維修保護工程。2006年5月,塔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片資料:新浪博友· 一畫、還看今朝、瘋旅人;張樹立;獨來獨往之人;會澤湖;做個文明大同人 補充資料: 禪房寺塔高約二十米。為禪房寺一部分。《大同府志》載:“禪房山東北距府治六十里,高七里,盤踞四十里,西連懷仁馬石嶺,北連七峰山之月窟嶺,一峰壁立,土人名丈人峰,上有石浮圖佛寺,遼建”。明正德版的《大同府志》中記載:“禪房寺磚塔在府城西南五十公里。唐天寶年間建”。清順治版的《云中郡志》中記載:“禪房山城西南六十里,上有磚塔皆創(chuàng)自遼”。又據(jù)清道光版的《大同縣志》中記載:“禪房山,在月窟嶺南,距城六十五里,山陽有禪房寺,今有圮廢。塔兒山,在禪房山南,距城七十里,一名丈人峰,山勢崢嶸,上建七級浮圖。東南有谷曰北谷峪。” 通過上述記載可知:禪房寺始建于唐天寶年間,遼代又進行重修,并修建磚塔。禪房山是當?shù)仫L景名勝之一,騷人墨客曾留詩贊曰:“塔建丈人峰,千尋聳筆鐸。上方時響鐸,下界不穩(wěn)鐘。古剎留唐碣,蒼苔護漢松。新晴憑仰止,窈窕翠微濃。” 禪房寺磚塔自建成后,歷代名人掛匾題聯(lián),寓意深刻,筆力遒勁,為磚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率軍北伐,駐宿應州,登城玩賞時親題“峻極神功”;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軍在陽和、應州一帶擊敗入侵的韃靼小王子,登塔宴請有功將官時,題“天下奇觀”。塔內(nèi)現(xiàn)存明、清及民國匾、聯(lián)54塊。對聯(lián)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風步月萬家煙火接云霄”;“點檢透云霞西望雁門丹岫小,玲瓏侵碧漢南瞻龍首翠峰低”。此外,與禪房寺磚塔齊名的是塔內(nèi)發(fā)現(xiàn)了一批極為珍貴的遼代文物,尤其是遼刻彩印,填補了我國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經(jīng)卷為數(shù)較多,有手抄本,有遼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經(jīng)卷長達30多米,實屬國內(nèi)罕見,為研究我國遼代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禪房寺始建于唐天寶年間,重建于遼代。清時寺毀,惟余六角七層實心磚石塔。塔基為須彌座,是石雕而不是磚雕,石條間不用泥灰粘合,而是用小木榫鋪墊。基座以上是束腰,束腰四周皆石料,54塊精美的石料分為三層,下為覆蓮紋,間以童子、蓮花牡丹及動物圖案,中為一佛二菩薩的浮雕龕,再上則為四層仰蓮圖案,六角各雕勇猛威武的力士,力可千鈞。塔座以上是仿木結(jié)構(gòu)的磚砌塔身,塔身斗拱、角拱均為磨磚鑲砌。塔身每一層,都在正面設有假門,其他各面設有四欞假窗,寺塔造型美觀,穩(wěn)健大方,粗獷簡練而富有變化。
禪房寺磚塔維修前舊照
![]()
![]()
禪房寺塔欣賞 一、全塔圖 據(jù)搜狐博友張樹立隨筆論事現(xiàn)場考察稱:一些企業(yè)和個人在景區(qū)挖風化煤,開露天礦,在丈人峰與七峰山主峰之間,挖下幾十米的深溝,斬斷了上塔山的臺階路,破壞了山上植被。殘留的矸石混煤自燃起火,濃煙滾滾,嚴重破壞了旅游環(huán)境和自然生態(tài),給附近的植被造成火災威脅,給游客心理造成極大傷害。 ![]()
![]()
二、禪房寺塔局部 ![]()
![]()
三、建筑細節(jié) ![]()
四、石雕藝術 ![]()
![]()
![]()
![]()
![]()
![]()
![]() ![]() ![]() ![]() ![]() 精彩大圖珍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