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在田村小學聽了9節市級小學英語優質課。9位選手猶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盡管很多教師執教了同一個話題,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設計理念和教學風格,共性之中也存在著差異,給聽課的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與以往的優質課相比,教師對新課標的認識與實施有了較大的提升 。 本屆優質課分別展示了高年級和中年級的閱讀和對話課程教學。執教的教師基本都能把握這兩種語篇的教學模式:語篇教學以獲取文本信息為主,重在培養學生的閱讀和語言運用能力;對話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用英語交際的能力,課堂上主要以訓練學生的聽、說為主。因此在執教《I went there last year .》一課時,很多教師都采用了總——分——總的教學方法:即開篇提出一個概括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快速走進文本,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接下來教師又會提出更多的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文本來了解文本的具體內容;最后教師又會引導學生復述課文內容,進一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在學習《It’s on your desk . 》時,所有的教師都能抓住文本中的重點句型It’s in/on/under/behind the ...進行操練,最后達到學生能夠運用新知進行交際的目的。整個教學思路符合新課標的理念。 二、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教學實效性。 本次授課中,很多教師結合教材的授課內容與學生的年齡特征采取了一些有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三年級的課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采用了形式各異的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全員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將本節課的知識點各個擊破,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和焦慮,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高年級的老師注意結合教材內容創設了很多真實的語境 ,為學生的的學習降低了難度,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三、很多教師注重了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 本次授課中,很多教師注重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如有的教師讓學生根據常見字母組合的發音自學新單詞;有的教師通過讓學生拆分舊單詞的發音自學新單詞的發音,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搭建了平臺,培養了他們的自學能力。還有的教師注意結合授課內容進行思維訓練和深度學習,從不同角度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教師恰到好處地搭建了腳手架,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加深了學習的印象,具有實效性。 如在學習了文本內容之后,為了讓學生能夠加深對本節課知識內容的理解,很多教師都在Summary 環節設計了要么是表格,要么是圖文并茂的形式,帶領學生一起復述文本的內容,不僅讓學生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學生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避免了照本宣科的機械朗讀。 盡管本次優質課存在許多亮點,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來一些問題: 第一,個別教師的教學理念有待提升。 本次授課中有的教師進入文本時間過完,將很多新知識點在進入文本前已經處理完畢,剝奪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教材文本提供了真實完整的語境,教師應該讓學生帶著問題多次接觸文本,通過略讀、精讀、掃讀等形式各異的閱讀方式,一次次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培養他們根據上下文推測句型或單詞的意思的能力,真正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切實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落實到每一節課的教學中。 第二,教師將一些問題的難度控制的很低,低估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本次的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針對文本設計了比較細膩的問題,采用了聽錄音選擇正確答案或聽錄音連線等方式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教師的本意是好的,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獲取答案,但是我以為如果教師每節課都這樣訓練學生,學生自己閱讀文本的能力很難得到發展,他們總是把希望寄托在老師把所有的問題拋給他們并提供一定的答案,然后自己輕松就能完成,對于學困生來說,這是很有效的學習方法,但是對于中游以上的學生來說他們對這樣的教學方法就會感到有種小兒科的感覺,激發不起學習興趣,如果我們教師能夠創設一些難易適中的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文本自己找到答案,不僅培養了學生從文本中自主獲取信息的能力,還可以讓他們品嘗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喜悅,可謂一舉多得。 第三,一些教學環節重復堆砌,缺少梯度性或者順序顛倒,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本次授課中,一些教師的課堂教學環節看上去琳瑯滿目,形式多樣,但是仔細推敲,我覺得這些環節欠佳,表現在:有的教師在操練新知識點時,沒有體現出層次和梯度性,沒有難度的增加或語言的練習量的增大,各種活動都是一個水平,讓人感覺到這是環節的堆砌。還有的課堂教學環節順序顛倒,如教師讓學生完成了短文的的閱讀填空后,本應該結束新課,但是她又回過頭來讓學生進行對新知識點的問答練習,違背了聽說讀寫的教學規律,教學思路紊亂。 第四,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只是流于形式,沒有真正關注學生。 本次授課中幾乎所有的老師都忽視了對學生的真實評價,只不過以good /very good /wonderful這些再平凡不過的語言對學生進行了回應,沒有真正傾聽學生的發言并作出相應的評價。也許是教師的緊張,也許是教師的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但無論如何,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針對每個學生的發言,給予他們真切而又恰如其分的評價,讓他們從內心感覺到老師是在真正關愛自己,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 第五,教師的教學機智有待提高。 本次優質課中,面對一些生成性問題,個別教師忽略不管,按照自己的設計按部就班進行教學,沒有充分利用課堂的生成資源,將它轉化為課堂教學的一個亮點。所以教師要在課堂的預設方面下一番功夫,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靈活處理每一個問題,充分表現教師教學的機智。 此外本次大賽中還存在教師對課堂時間的分配把握不夠理想,出現了前松后緊,production 環節沒有進行展示的現象;師生之間的互動多,缺少生生之間的互動,以及教師說得多,學生說的少等小問題。 通過本次聽課,我從一些選手身上學到了很多新的做法,為自己以后的課堂教學又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是他們身上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在我的課堂上也是屢見不鮮的,我會引以為戒,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
|
來自: 心平氣和kzorah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