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 00:29:37。迎來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節氣——白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白露時節,農作物即將成熟,“秋老虎”也將逝去。 但早晚溫差也會加大,過后溫度下降迅速,秋意會越來越濃,你準備好迎接秋天了嗎? 白露養生,養氣潤燥 1.調理飲食,減苦增辛 白露時節,秋燥傷人,容易耗人津液,常會出現口咽干苦、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的現象。可多吃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 此時飲食宜減苦增辛,以養心肝脾胃,也不宜進食太飽。 2.秋吃早粥,調理脾胃 白露節氣,人容易出現脾胃虛弱、消化差的癥狀,抵抗力也有所下降。 這個時節多吃點溫熱的、有補養作用的粥食,既能治秋涼,又能防秋燥,對健康大有裨益。如貝母梨湯、百合粥、冰糖銀耳湯等,不但易消化吸收,還能養陰潤燥。 另外,若口燥咽干、干咳痰少,可用麥冬、菊花、沙參泡茶喝。 3.白露身勿露,露了凍瀉肚 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這時天氣冷暖多變,早晚溫差較大,應該及時添衣加被。 睡臥不可貪涼,否則極易患上感冒。過分貪食寒涼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 4.搓耳泡腳,補養腎氣 從白露開始,涼意漸濃,有些人會出現手腳冰涼、怕冷、乏力等癥狀。 晚上堅持用溫水泡腳15到30分鐘,水沒過腳腕,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 (1)泡腳+醋 用醋水泡腳不僅可以殺滅細菌,解決腳臭的問題,還可以緩解疲勞,滋潤皮膚,軟化角質,增加皮膚彈性,同時還能治療睡眠障礙、能祛除風濕,改善老年人畏寒怕冷的癥狀。
(2)泡腳+鹽 食鹽泡腳治感冒,在熱水中加食鹽約50克左右,先把腳放在熱氣上熏,待水溫下降后再將雙腳浸泡在水中互相搓擦,可泡至全身微微汗出,待水尚溫時及時擦干腳部,蓋上被子痛痛快快地睡一覺就好了。
(3)泡腳+姜 老姜泡腳祛風除濕,取老姜、牛膝、秦艽、肉桂、獨活、徐長卿適量,加入水中煮沸,水溫后泡腳,有祛風除濕、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改善風濕關節疼痛的作用。 泡腳的同時把耳朵和腰部搓熱,腎開竅于耳,搓熱耳朵能有效補養腎氣。 5.運動調養,動靜結合 秋天氣候宜人,是一年中難得的鍛煉身體的好季節。 白露后,運動量及運動強度可較夏天適當加大,但選擇運動項目也應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 以汗出但不疲倦為度,這樣有助于機體內氣血調暢。 6.寧神定志,保持微笑 白露時節,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易使人情緒波動。故秋季養生要調攝精神,保持神志安寧而平和。 中醫認為,笑能宣發肺氣,調節人體機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所以,蕭索之秋,還要記得常常綻放笑臉哦。 健肺補腎 1.健肺三部曲 第一步:拍胸:手由上至下,交替輕輕拍打兩側肺部10分鐘。拍胸的時候要配合上呼吸,吐故納新。拍的時候出氣,不拍的時候吸氣。 第二步:摩喉:雙手搓熱。上身端直,仰頭,頸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 按摩時,拇指與其他四指分開,虎口對住咽喉部,向下按搓,可適當用力。有助于活血,打開肺的通道,這種方法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第三步:捶背:端坐,腰背自然直立,雙目微閉,放松,兩手握成空拳,捶脊背中央及兩側,各捶30次。 捶背時,要從下向上,再從上到下,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兩側。 這種方法可以疏通膀胱經,舒暢胸中之氣,通脊背經脈,同時有健肺養肺,提升全身陽氣的功效。 2.潤燥生津——按壓液門穴 推薦大家空閑的時候多按壓液門穴,可以利咽生津,滋陰化濕,補肺益氣,改善口鼻咽喉干、皮膚干等秋燥之癥。 位置:手背部第四、五指間,指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 主治:眼干、嘴干、咽喉痛、嗓子干,疲勞,頭痛。 方法:晚上臨睡前按揉手上的液門穴3~5分鐘。 3.強健腎氣——抬腳跟 白露節氣陽氣漸消,陰氣漸長,氣候由熱轉寒,是“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容易使人腎氣不足。 所以,白露時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課是養足腎氣。 ▼抬腳跟提腎氣,這個小動作便能刺激腎經。 腳心有個重要的穴位涌泉穴,氣血從這個穴位像泉水一樣汩汩地涌出來,然后沿著經絡滋養全身。 抬抬腳跟不但能按摩到這個穴位,還能拉伸腳底的腎經,起到刺激腎經的效果。腿部肌肉一松一緊,還可以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環,減輕心臟的負擔。
尤其是腎氣不足的時候容易精神萎靡,老是睡不醒,睡得再多還是精神不好,動一動就心慌、心跳厲害的人,就這么一提腳跟,再簡單不過,每天練習幾次就把腎氣提起來了。 食療養生 一.時令水果
1. 葡萄 葡萄被人們視為珍果,被譽為世界四大水果之首。它不但營養豐富、香味可口,并且果實、根、葉皆可入藥,全身都是寶,可以說是秋季潤燥最好的水果。
2. 石榴 顆粒飽滿的石榴最是惹人喜愛,口感酸酸甜甜的非常不錯。它性溫,擁有生津液、止煩渴作用。 津液不足、咽干、煩渴不休的人,是秋季的食療佳品。石榴搗成汁,或者煎湯飲,可以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殺蟲止痢。
3. 秋梨 秋季有保健調理性質的水果,就要數秋梨了。中醫認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秋梨中豐富的水分恰是肌膚所需。
二.養顏粥湯 1.阿膠糯米粥 用料:阿膠30克,糯米100~150克,紅糖適量。 制作:先將阿膠研碎備用,糯米加水煮粥,粥將熟時放入碾碎的阿膠邊煮邊攪,再煮開后加入紅糖即可。 功效:補血止血、滋陰潤燥。適用于眩暈、心悸、面色萎黃、陰虛火旺之心煩、失眠、肺燥咳嗽、咯血、嘔血、便血、崩漏。 禁忌:阿膠性質粘膩不易消化,脾胃虛弱、胃脘不適者少食。 2.青蘋果雪梨銀耳湯 原料:(2-4人份)青蘋果一個、雪梨1個、銀耳10克、黨參10克(或人參片5片)、南北杏仁共10克、茯苓10克、大棗3-5個。純瘦肉400克。 做法: (1)瘦肉切成麻將大的方塊,燒一鍋開水淖掉血沫,撈出。 (2)青蘋果、雪梨祛皮、祛核,切成大塊;銀耳涼水泡發、去蒂;大棗去核。 (3)所有材料放入湯煲內,加適量水,大火煲開后轉小火,煲約1小時左右即可。出鍋加鹽調味或不加。 功效:健脾益氣,滋陰養顏。 注:素食者,可以去掉瘦肉,加一小片陳皮(陳皮要先泡一會,然后摳掉里面那層橘絡,不然口感容易發苦)。 |
|
來自: 為什么73 > 《通元堂健康服務元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