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患者,他們常因為出現心慌、胸悶、氣短、胸痛等心臟病癥狀來到醫院看病,但是經各大醫院各級醫生診治均得不到緩解,凡是能想到的檢查都做了,可什么問題也查不出來,患者和家屬以為得了什么疑難雜癥,搞得全家不得安寧。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位50歲的男性患者,在情緒煩躁時會出現胸悶、氣短的癥狀已經持續一年有余。他在醫院做遍了檢查,可結果卻是均無異常。但他任然能明顯感覺到胸悶的癥狀,非常不適。醫生也只能開了美托洛爾進行藥物治療,可用藥的結果并不理想,癥狀沒有得到緩解。在與患者的進一步溝通中,醫生得知,該患者常年忙于生意,一直處于高壓狀態下,有明顯的的焦慮癥狀,是典型的心臟神經官能癥,于是便請心理科會診,給與心理干預治療后康復。 心臟神經官能癥是病嗎?“心臟神經官能癥”不是器質性心臟病,但它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以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為主要表現,可兼有神經官能癥的其他表現,其癥狀多種多樣,常見有心悸、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頭暈、失眠、多夢等。大多發生于青壯年,也可見于中高級白領、空巢患病中老年人、心梗中風后患者等等。此病因體檢時均無明顯器質性病變特征,癥狀盡管表現很重但是藥物治療預后效果并不理想,此病需以心理干預為主要治療方案,病情嚴重者加以藥物輔助治療,則預后良好。 為什么會得心臟神經官能癥心臟神經官能癥是由于患者的心理障礙而引起的一種心血管功能失調綜合征。此癥是由于焦慮、緊張、情緒激動、精神創傷等因素的作用,中樞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發生障礙,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經張力過高的癥狀。此外,過度勞累,體力活動過少,循環系統缺乏適當鍛煉,以致稍有活動或少許勞累即不能適應,因而產生過度的心血管反應而致本病。 心臟神經官能癥的患者需要注意什么1.心臟神經官能癥的預后是良好的,它既不會影響患者的壽命,又不會增加患者罹患其它疾病的機會。 2.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不宜住院治療,可在家或門診治療,因為住院反而容易使患者的病情惡化。患者的親友和同事要對患者多一份理解和鼓勵,以幫助其早日擺脫困境。 3.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服用藥物進行對癥治療,常用的藥物有谷維素、安定、復合維生素等。 4.患者應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因為靜養反而對疾病的康復不利。一般以輕柔的太極拳、氣功、散步等為宜。患者在運動時應以不覺累為原則,切忌盲目地加大運動量。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于3D整合醫學的創新理念和創新科技,歡迎點擊下方“了解更多”您的關注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