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既為人子又為人母,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犯些錯誤。我最近讀到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講有“有見識的父母,才不怕向孩子認錯”,那到底父母錯了該不該向孩子認錯?如果說認錯的話,似乎有不妥;如果說不認錯的話那也不對,這似乎是兩難。我覺得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味的說認錯一味的說不認錯都是不對的,接下來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例如孩子還小的時候,因為孩子做題老犯錯,你就講了他,孩子當然不希望你講他,然后你就輔導孩子作業,孩子突然發現,你這個好像都做錯了,而且說的有理有據 ,你顯得沒有面子,然后惱羞成怒,但是這樣是不對的,孩子會想你都不認錯憑什么讓我認錯啊,嘴里不這么說,心里也會這么想,這不利于對孩子的教育,也會讓自己和孩子的關系處理的不好。那么這時候你該認錯,那有人說認錯沒有面子怎么辦,老實說認錯不一定沒有面子,你委婉點就可以了。你可以說,孩子你又長進了,還能發現爸爸的錯誤啊,爸爸也是人當然也會犯錯,但是爸爸犯錯了會改正,你以后犯錯誤了也要改正哦,然后孩子就愉快的接受了,這比惱羞成怒要好的多。但是人都會犯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得會犯了很多錯誤,難道這些錯誤都該向孩子一 一道歉嗎,這是沒別要的,如果真的這樣做了,那就等于在教孩子你這樣也不能做那樣也不能做,因為都會錯嘛,為了不錯自然就都不做好了。說到底中國人是最愛面子了,真的要真正的道歉還很不容易,有些時候不道歉不要緊嘛,當別人發現了之后你為了面子不講就可以了,如果狡辯那就是更不應該。當孩子長大了之后還老說爸爸你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那這個孩子小時候沒教好,這時候孩子沒有權利指責父母,因為你長大了,說這些話的時候要謹慎,不要傷了父母的心。有警察到家里面來,說你爸爸偷東西了,你明明知道你爸爸偷的,可你還要說怎么可能呢,我決不相信我爸爸會偷東西,如果你說是啊,是我爸爸偷的我正打算去舉報了 ,那這就是不孝,有人會說這是不分是非,但是你為了分是非就連爸爸都可以出賣嗎,其實你不用著急,警察都會查出來的啊,這才叫做為人子,這才叫做妥善的分是非,中國人喜歡圓滿,在圓滿中解決這些是是非非、真真假假的問題是我們的智慧。 其實父母做錯了不一定要親口承認錯誤,但是要從行動上告訴他爸爸或者媽媽錯了,實際改正就好了,這樣既維護了父母的面子,又起到了正確的教育孩子的作用,那孩子長大了也知道怎么才能應對這些是是非非、真真假假的問題,而不止于老丟面子或者惱羞成怒,這樣就顯得智慧通達。老實說在中國社會必須智慧通達你才算有本事的人,才能在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處理好各種關系,應對各種危機,準確的說就是要力求自保、以讓代爭、進退有度、圓潤通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