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陳攬帖》(昨日帖),紙本,行書,縱25.9厘米,橫20.8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昨日陳攬戢戢之勝,鹿得鹿宜。俟之,已約束后生同人,莫不用煩他人也。軫之只如平生,十官如到部,未緣面見,欲罄紳區區也。芾頓首再拜。 ———————————————————————— 米芾《道林詩帖》,紙本,行書,縱30.l厘米,橫42.8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道林樓閣鳴(此字點去)明丹堊,杉松振老髯。僧迎方擁帚,茶細旋探檐。 —————————————————————— 米芾《致伯充尺牘》,翰牘九帖之七,又稱《業鏡帖》,紙本,行草書,縱23.5厘米,橫21.6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敬聞命。此石亦不惡。業鏡在臺州耳。芾頓首。伯充臺坐。彥臣如何? ———————————————————————————— 米芾《來戲帖》,紙本,行草書,縱25.5厘米,橫43.6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蒙面諭浙干,具如后。(下添:恐公忙,托鼎承)長洲縣西寺前僧正寶月大師收翟院深山水兩幀。第二幀上一秀才跨馬,元要五千賣,只著三千。后來寶月五千買了。如肯輟,元直上增數千買取。蘇州州衙前西南上丁承務(旁注:是晉公繪像恩澤)家秀才(下雙行注:丞相孫),新自京師出來,有草書一紙,黃紙玉軸,間道有數小真字注,不識。草字末有來戲(雙行:二字),向要十五千,只著他十千,遂不成。今知在,如十五千肯,告買取,更增三二千不妨。 ———————————————————————— 米芾《鄉石帖》,行書,縱28.2厘米,橫30.5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新得紫金右軍 鄉石。力疾書數 日也。吾不來。果不 復來用此石矣。 元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