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m,大草原上也是能長樹的。。。。。有一種草原類型叫做熱帶稀樹草原,在這種地貌之中,草占據優勢,廣泛生長,而喬木則稀稀拉拉,隔一段冒出來一棵。 就像下圖這種。一般用四個字來形容這種地貌:高草稀樹。熱帶稀樹草原又叫薩瓦納群落。這種植被類型在我們國家很少見,只能在云南、廣東南部、海南和臺灣一些地方見到,它主要分布在緯度更低的熱帶地區:熱帶非洲東部啦、美國的加州南部、墨西哥啦,以及澳大利亞、印度、緬甸等地。 能夠出現熱帶稀樹草原的地方,一般會有明顯的旱雨兩季,年降水量雖然能有500~1500毫米,但基本都下在雨季。旱季少雨的情況其實是不利于木本植物生長的,所以雖然熱帶稀樹草原上有樹,基本上也都長成了適合當地氣候的樣子,比如喬木個頭比較矮小,樹干能儲存大量水分,樹皮厚比較耐燒等等。 而如果是全年雨水不多的氣候,處在半干旱到半濕潤地區,比如我國的內蒙古、西北地區東部,也會出現大片的草原,但這種草原都是溫帶草原了,基本見不到樹。溫帶草原的環境是不太適合喬木生長的。 一方面是干燥,像是我國內蒙古還有大西北,年降水量基本都不足400毫米,木本植物的生長是需要充足水分的。 另一方面土壤也不行,草原地區土壤層薄,土壤里有鈣積層,木本植物的根系很難向下長,所以很難見到樹的影子。 但草本植物就不一樣了,它們足夠頑強,干燥、土淺,甚至是常有草原火災都不怕,畢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