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 ▲血壓、血脂、血糖、尿酸是目前衡量我們身體狀況最基本的四個指標。 很多人都不知道,血壓、血脂、血糖、尿酸指標到底多少是合格的?更重要的是,這些參考指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年齡的增加也會有一些變化。所以,很多人體檢之后發現自己的指標和標準指標不一致,往往認為自己身體出了問題。其實很可能是在正常范圍內。 1 血壓過低:會導致身體各部分的血液、氧氣供應不足,產生眩暈、無力、眼前一黑,甚至暈厥,同時也會增加卒中風險; 血壓過高:過高的壓力會傷害各個器官組織,包括血管、心臟腎臟等,也會增加卒中風險。 但是人的血壓不是一直穩定不變,在一天之內會有所變化,在一生之內也有所變化,而且男性和女性的血壓也會有所區別,所以就很需要這張表來做參考。 各年齡正常血壓參考值對照表:
▲數據來自:中國高血壓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主任、首席專家楊傳華 另外,如果血壓超出標準,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已經高血壓了呢?請參考下面這張表。① 高血壓診斷的一般參考:
另外,專家提醒,血壓測值還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情緒激動、緊張、運動、氣溫等,一次測量不能盲目作為診斷結果。 2 血糖過低: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危害,輕者引起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癡呆、昏迷,直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誘發腦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血糖過高:還會引起大血管病變。糖尿病性大血管病變是指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基底動脈、腎動脈及周圍動脈等動脈粥樣硬化。其中,動脈粥樣硬化癥病情較重、病死率高。約70%~80%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性大血管病變。 同樣,血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進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糖也會有所變化。所以,一般而言會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兩個數值作為參考。②
此外,對于糖尿病患者也有分級,分為輕度糖尿病、中度糖尿病、重度糖尿病,具體參考數據如下:
3 血脂過低:很多人以為血脂越低越好,其實血脂過低和高血脂一樣危害健康。研究顯示,低膽固醇攝入水平(每天150~200毫克)人群的心臟病死亡人數,是高膽固醇攝入水平(大于300毫克)的2 倍。年齡超過70歲的老年人,膽固醇水平低于4.16毫摩爾/升時,其發生心腦血管急性事件的危險性與膽固醇水平高于6.24毫摩爾/升相當。③ 血脂過高:如果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沉積在血管壁上,逐漸形成小“斑塊”,并日益增多、增大,逐漸堵塞血管,使血流變慢,嚴重時還會中斷血流。就像熱水器水管中的水垢越積越多,最終堵塞水管,水流越來越慢,嚴重時流不出水來一樣。
4 臨床上,當血尿酸超過390微摩爾/升,才可診斷為高尿酸血癥。大多數的痛風病人的尿酸值都是超過420微摩爾/升。
最后,這這幾張對照表是對自己身體身體情況的一個參照,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快轉給家人,人手一份。 關注脈脈養生可查詢下面這些疾病 (疾病搜索) 小兒發燒、小兒腹瀉、夜啼、小兒推拿、小兒常識、腰痛、男科、補腎食療、強腰鍛煉、腰間盤突出、背痛、腿痛、頸椎病、肝病、養肝、解酒、胃病、便秘、小腹突出、婦科、經期保養、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痘痘、白發、脫發、豐胸、美容、皮膚病、膽結石、咽炎、痛風、牙痛、打呼嚕、口腔潰瘍、鼻炎、眼病、手腳、感冒、咳嗽、失眠、痔瘡、腦出血、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心血管、癌癥、食物屬性、補血、瘦弱、肥胖、瘦腿、瘦腰、濕氣、經絡、中成藥、打嗝 診斷:辯證、背診、面診、痘痘、月經、舌診、青筋、汗診、目診、指甲、肚臍(找病因) 治百病:打坐、拉筋、滾背、刮痧、拍打、拔罐、敲膽經、揉地筋、醋泡蛋、灸腹、姜、點穴、偏方、艾灸、高抬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