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迷人的不是路,是被禁錮的自我與未知撞擊的聲音。 —— 陳坤·狂禪
榮格早年間曾經和弗洛伊德一起合作研究心理學,但是后來兩人因為理念不同而分道揚鑣。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經常經性、夢境之類的東西聯系在一起,讓很多心理學家感到不喜。而榮格提出了人格分析心理學理論,對后來心理學的研究產生了很設暖的影響。今天,我從榮格說過的話中選了5句,希望這5句話能夠讓我們知道該如何審視內心。 1 “孤獨并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要緊的感受。” 其實身邊無人并不是孤獨的真正原因,在榮格看來,感到孤獨是因為無法跟他人分享對自己開始比較重要的東西。人類是一種群體動物,從人的一出生,就免不了要跟別人打交道。如果你的身邊有很多人,但是卻發現你的所有故事都無法跟別人說,那么就證明這才是真正的孤獨。很多人身邊從來都不會缺少人,但是內心仍然感覺到孤獨,而這種無人交流的感覺正是孤獨的源泉。但是,我想說的是,孤獨并不是一件壞事。 2 “理解自身的陰暗,是對付他人陰暗一面的最好方法。” 認識人性,就要先認識自己。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人,這也代表著世界上沒有完全不同的人。尤其是人性方面,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有著共同的人性的陰暗面。有的時候,我們常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其實這句話并不是那么準確的。你所曾經思考過的惡,對方一定也思考過。只不過道德的人會將自己控制住,并不斷的反省,而沒有道德的人就會付之于行動。有的時候,想要對付別人的惡,就得從了解自己內心的惡開始。 3 “與其做好人,我寧愿做一個完整的人。” 什么才算是好人?在我們漢語解釋中,好人就是做一些利于他人的事情。然而,榮格卻更想做一個完整的人。什么才是完整的人?在我眼中,一個完整的人就是一個完整的人格,他會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會遭受苦難,會遇到喜事,會感覺到難過,會感覺到開心,會有千千萬萬種情緒。他對人生有著自己的認知,他也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并且會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樣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而比起好人來,做一個完整的人無疑要困難的多。 4 “往外張望的人在做夢,向內審視的人才是清醒的。” 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認知自己,審視自己的內心,人們總是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其實就是這樣一個道理。認清自己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卻是我們在人生中所必須要考慮的事情。不考慮自己內心所想,一味的追求外部的東西,最后就會變成苦難。我們要充分的認知到,我們想要擁有什么,應該怎么去做,怎樣才能讓自己獲得快樂。如果只是疲于奔命,那么人類和機器有什么區別呢?所有的一切不過是為了茍活而已。 5 “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古人常說:三歲看老。人的性格是從小時候就形成的,除了生理上的影響,人的性格多受環境的影響。有的人說,一個不幸的家庭就注定有一個不幸的人生。在小的時候,這種環境促成了性格的行程。然后我們在學會真正的思考之后,就開始將這種性格開始修修補補。我們現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我們性格的影響在里面。所以,在現代的教育理論中,家庭的環境非常重要。 心悅薈,專注于專業、靠譜的心理咨詢與培訓 微信ID:18016206463 關注公眾號,了解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