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見古人, 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是千古流傳的唐詩名篇,穩坐中國吐槽名作第一把交椅,寫盡了中國無數懷才不遇的才士們的內心苦悶和悲涼。以此,文學史都說《登幽州臺歌》寫出了封建社會對人才壓抑的悲催現實。 籠統地說陳子昂被封建社會壓抑是沒問題的。但如果你是一個職場中人,你也那么籠統的看陳子昂的職業生涯的話,可能就會出差錯。 在我看來,陳子昂的悲劇在于他沒看清楚中國傳統官場的規則,他一條道走到黑地踏進了一條本來不屬于他的崎嶇之路,走到半截被人黑了,確實悲催,也確實黑暗齷蹉。但陳子昂走路不看道也是原因。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字伯玉。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陳家是當地豪族,他的二十八代祖是輔佐劉邦稱帝的丞相陳平,十世祖是三國擔任過尚書令的陳祇,祖父以“以豪英剛烈”出名,父親“以豪俠聞”,遇到饑荒,“一朝散萬鐘之粟而不求報”。關于他的家庭情況,陳子昂的好友盧藏用在《陳氏別傳》中說:“父陳元敬,瑰偉倜儻。年二十,以豪俠聞,囑鄉人阻饑,一朝散萬鐘之粟而不求報。于是遠近歸之。”陳子昂的出身以及父陳元敬的俠豪性格對陳子昂的性格形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得陳子昂在少年時代就染上了浪漫豪俠的習性。《陳氏別傳》云陳子昂“始以豪家子,馳驅使氣,至年十七、八未知書,嘗從博徒入鄉學,慨然立志,因謝絕賓客,專精數典。數年之間,經史百家,罔不該覽?!睂W成后的陳子昂決定進京展示才華。陳子昂初入京城博取聲譽的故事,《唐詩紀事》卷八引《獨異記》有如下記載:
這個故事講的是子昂帥哥到京城為了快速揚名,搞了一個事件營銷活動,而且超級成功。具體操作如下:有人賣胡琴,開價百萬,京城中的富豪看了也只能咋舌驚嘆。子昂帥哥啥都不缺,就缺名聲人氣,二話不說就買下胡琴。對吃瓜群眾說:“我是胡琴演奏名家,明天要在國家大劇院開個人演奏會,請各位光臨。”第二天,首都群眾人山人海來到大劇院圍觀,子昂帥哥當眾將價值百萬的胡琴摔碎(美國搖滾樂的瘋子們就老干這種事,原來是從子昂帥哥這學來的),說:“彈琴那是雕蟲小技,帥哥我是壯夫不為滴!帥哥我有詩歌一集,請各位批評指正!”于是子昂帥哥名滿天下、詩作洛陽紙貴! 看完這個故事,大家就會發現,現代社會中的各種事件營銷策劃案人家陳大哥在公元690年前后早已玩得爐火純青了(中國人絕對一流的商業才華)。 陳子昂在入京后的第二年,赴洛陽參加進士科考試,無功而歸。高宗永淳二年(683),他再赴洛陽,次年也即他二十四歲時,終于進士及第(唐朝進士是很難考的,有“五十少進士,三十老明經”之說。也就是說你要是能五十歲考上進士已經算你命大了)。當時正值高宗在洛陽去世,朝廷決定將高宗靈柩西遷關中,陳子昂不顧自己身份低微,向朝廷上《諫靈駕入京書》,對朝廷決定提出異議,武則天當時以皇后身份攝政,著意收攬人才,覽其文而壯之,遂召見金華殿,任命為麟臺正字。武則天的賞識,激發了陳子昂的用世熱情,因而在此后他屢次上書,指陳政弊,提出息兵、措刑、反貪暴、輕徭賦以安人保和的主張,但卻因“言多切直,書奏,輒罷之?!倍藲q時,他曾一度隨喬知之出征西北,三十五歲被任命為右拾遺,但次年卻因遭人誣陷而下獄,垂拱二年(686),曾隨左補闕喬知之軍隊到達西北居延海、張掖河一帶。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孫萬榮叛亂,又隨建安王武攸宜大軍出征。武攸宜無將略,先頭部隊為契丹人所敗,總管王孝杰墜崖身亡,幾乎全軍覆沒。武攸宜聽說后,十分驚駭,怯敵不前。陳子昂認為自己“不可見危而惜身茍容”,于是建議以奇兵勝驕敵,請分兵萬人為前驅,但不為采納。后來又多次進諫,“言甚切至”,最終觸怒了建安王,把他降為軍曹。 中國傳統社會的官場是一個名利場、斗獸場兼智慧博弈場,需要非同一般的智商、情商和逆商(抗挫折能力),世家子弟從小耳濡目染能夠爛熟于心,但即使如此也難免身敗名裂,如官三代的袁世凱以“竊國大盜”的惡名終局。草根入仕,則需要曾國藩式的長期磨練修煉出的絕高智慧方能登臨絕頂后平安落地。 陳子昂才華橫溢,但他絕非適合中國傳統官場之人。以其思想犀利、喜歡一鳴驚人標新立異、性情亢進、激情四溢、只知向前而不知謙退的人,適合在現代社會里從事文藝創作、自媒體大咖、廣告營銷(比如推銷腦黃金、腦白金之類)、網絡水軍之類的工作,進入險灘暗礁、冷槍暗箭、危機四伏的官場實在不是他所適宜。 兩次從軍,使他對邊塞形勢和當地人民生活獲得較為深刻的認識,同時對封建制度壓制人才的現實也有了了解。圣歷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鄉,不久父死。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獄中。年僅四十二歲。 關于陳子昂之死因,歷史學家岑仲勉曾在《陳子昂及其文集之事跡》一文中指出:“以武后、周、來之淫威,子昂未之懼,何獨畏夫縣令段簡?……余由此推想:謂子昂家居時,如非有反抗武氏之計劃,即必有誅討武氏之文字,《別傳》所謂‘附會文法’,匣劍帷燈,饒有深意。唯如是,斯簡之敢于數輿曳就吏,子昂之何以懼,何以賄,均可釋然。及不甚其逼,遂一死謝之,“(見《輔仁學志》第一、二合期) 岑仲勉的意思是:段簡一個七品官怎么會去陷害陳子昂呢?一定是老陳有意無意開罪了武則天才遭此橫禍。 北京大學中文系唐詩專家葛曉音教授贊同此說。葛曉音在《學術月刊》1983年第2 期發表文章,為岑仲勉的推測作了論證,認為“陳子昂集中《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陳公墓志文》可能是他招禍的直接原因”,這篇碑文中的“青龍癸未,唐歷云微”,“大運不齊,賢圣罔象”等語的”言外之意顯然是說武后不應天命,并非圣君”,“犯了武后的大忌”,“段簡抓住了這個把柄,以碑文附會律法,按大唐律法‘十惡’條中第‘六曰大不恭’,其中‘指斥乘輿’、‘無人臣之禮’都是死罪。不要說一個小小的拾遺,就是宰相也在劫難逃?!?/p> 事實如何,都只是推測。但陳子昂性格張揚招致災禍則是可以肯定的。 結論:韓非子《說難》有言:“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薄皬娨云渌荒転椋挂云渌荒芤?,如此者身危?!?/strong> 韓非子的意思是:你要游說領導,最難的不是你想說什么,而在于你說的話正好符合領導的內心所想。如果領導沒那個本事,你非要催促他去干那件事情,或者是領導對某件事情干得正嗨的時候你非要去阻止他,你一定死得很慘。 (韓非子說了大實話,所以他也沒好結果,最后死在秦始皇的大獄里,還是被李斯同學害死的。) 陳子昂之所以命運坎坷,就在于才華太高,目無余子,因此,當年武則天在唐高宗去世后意圖廢唐立周,陳子昂趕上了機會,得到武則天賞識,但后來只顧自己爽,不顧領導心情好壞,終于被冷落、下獄、貶謫,最終被陷害而死。 從現代法治社會看,陳子昂當然是冤屈的,陷害他的人當然都是王八蛋、混蛋、惡魔。 但是人類社會從來都不是理想的、一塵不染的、潔凈透明的,尤其是傳統官場,既然你要進入這個超級殘酷的名利場、斗獸場兼智慧博弈場,認清自己的長項和短板、致命缺陷,然后做出理性選擇,則是題中之意。 在這種名利場、斗獸場兼智慧博弈場中敗落,肯定有自己的原因的。 因此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有言:天若有情天亦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