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ngen基金會,2004年
日本的建筑界人才輩出。從人們熟知的原研哉到隈研吾,無一不很好地在建筑領域揮灑自己獨一無二的設計才華。而另一位備受贊譽的日本建筑師安藤忠雄(Tadao Ando)則營造了一種具有鮮明個人標簽的現代設計美學。憑借著駕馭現代主義設計與日本傳統設計二者的出色能力,安藤忠雄已在世界建筑設計領域占有不可忽視的一席之地。
安藤忠雄自學成才的的經歷令人印象深刻。安藤忠雄1941年出生于大阪,曾是一名職業拳擊手和卡車司機。由于對設計界的向往,中途轉行成為一名木匠,然而在木匠生涯之初,一切并沒有想象中順利。在他的木工設計被客戶數次拒絕后,他決心通過研讀大學建筑系學生的閱讀清單書籍來自學建筑,此外,他還參加了繪畫遠程教育課程,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多年來,頑固和堅韌的品質使他能夠追求定義他的建筑的獨特視角。他的建筑生涯實踐始于1969年,如今的他仍在大阪工作,一反“建筑師通常前往東京尋求職業成功”的慣例。他的大部分設計作品都在大阪及其周邊地區,還在海外開展了幾個大型項目,包括德克薩斯州沃斯堡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紐約市伊利莎白大街152號公寓樓。
那么是什么定義了安藤忠雄的建筑?
受到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等建筑師的啟發,安藤忠雄沉浸在偉大的古典建筑設計中,同時不斷努力地去創新和超越。“建筑的最重要之處在于,它能夠深深感動人心。”他在接受PORT雜志采訪時表示。“我總是試圖建立人們可以聚集并互相交流的空間。”

2004年安藤忠雄在Langen基金會藝術展覽館開幕式
安藤忠雄的建筑特色——
材料

光之教堂,1989年
安藤忠雄的一個明顯設計風格在于他對混凝土的運用。區別于其他人對這種常見材料的使用,他能夠讓混凝土表面達到光滑得幾乎能反光的效果。結合極簡主義風格的裸露墻壁,這使得他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建筑的形式上,這就是他認為會給建筑帶來情感影響的因素。
他的標志性設計光之教堂建于1989年。教堂位于大阪郊外,是簡約設計的典范之作。教堂由透過十字形狹縫的光和水泥房間組成,這個建筑體現了安藤忠雄在建筑實踐中的關鍵準則。
幾何

Sumiyoshi的排屋,1976年
“我相信建筑的情感力量來自建筑空間中的自然元素。因此,我選擇將建筑設計為簡單的幾何形狀而非精心制作的外表,以獲得在空間中繪制精致且戲劇的光影的效果。“
這種指導思想永遠存在于安藤的作品中。他在1976年為Sumiyoshi設計的 Row House,或叫Azuma House,是一部貫徹了他對建筑外形把握度的早期作品。小型私人住宅由兩個混凝土矩形體組成,沒有窗戶,從而讓位出一個矩形的外部庭院,為都市提供了一片“綠洲”。
自然

“頭大佛”
對于安藤來說,當一個建筑能讓人們體驗到大自然的美麗時,這個建筑就是最好的設計。“建筑不是一種自我獨立的個性。在我看來,它只是通過與水,植物,光或者風等周圍環境的相關元素而存在,“他在2014年接受 The Glass Magazine采訪時表示。
室內外空間的聯系是日本建筑文化的典型原則,安藤通過融入現代風格將這一理念提升到新的高度。他在札幌的Makomanai Takino墓地工作,在薰衣草山上筑了一尊44英尺高的佛像,利用自然來引導人們體驗建筑空間。
水是安藤作品中反復出現的主題。在沃斯堡,博物館周圍環繞著廣闊的水域,反映了該建筑的第二愿景,對于安藤來說,這同樣是建筑物的一部分。通過使用水和光為他的建筑引入動態的元素。

沃斯堡現代藝術博物館,2002年
光

21_21 Design Sight美術館,2007年
為了與安藤忠雄的極簡主義美學保持一致,他對燈光的使用使他能夠巧妙地營造每棟建筑的氛圍。無論是在東京的21_21 Design Sight美術館中的光影運用,還是透過光之教堂水泥墻的陽光,他對自然光的嫻熟運用都是他設計風格的標志。由于室內裝飾的簡潔特征,人們只能通過建筑內不斷變化的光影來思考空間中時間的流逝。
空間

兵庫縣立美術館,2002年
“當我設計建筑物時,我會先想到整體構圖,就像身體各部分組合在一起一樣。最重要的是,我想到了人們將如何接近建筑并深入體驗這個空間......如果你給人以虛無的東西,他們又能從虛無中得到什么,“他告訴Architectural Record。
安藤忠雄希望幫助人們反思自己的內在自我,而不是專注于外在的視覺,這只是日本禪宗哲學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其中一種方式。建筑師作為指導,通過他的建筑創造了體驗途徑,讓參觀者可以在不分心的情況下進行冥想。他對空間的精心利用以及對建筑體驗的強調,使得他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建筑師之一。
在建筑中獲得人與自然的合一平衡,這或許就是安藤忠雄的建筑哲學了。

兵庫縣淡路夢舞臺,2000年
來源:mymodernmet.com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鳳凰藝術”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網站頁面設計、版式編排、軟件等,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如需獲得合作授權,請聯系jingxin@phoenixtv.com.cn。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鳳凰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