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沒有這樣一個習慣:在空白的紙上寫寫劃劃,不管是工作中想事的時候,還是空閑處讀書的時候。 我常這樣做,我的大腦喜歡隨著筆尖在紙上慢慢地思考,既可追求思考的結果,也能清晰地看到整個思考的過程,頗為有效。但令人缺憾的是,這樣寫寫劃劃時常太過隨意,缺少一定之章法。 如何才能把這些想法或者筆記在白紙上更好地呈現出來呢? 事實上,英國人托尼·博贊先生也曾有過這樣疑問,而他解決的方法是發明了“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用線條把中心主題和各個分支連接在一起的思維工具,通過可視化的圖文還原大腦思考和產生想法的過程。 這么好的工具自然要為我們所用,但本文所講的內容絕非教你如何畫出一幅精美的思維導圖,而是教你把原本就會的在紙上寫寫劃劃的方式給系統化和邏輯化。我將結合最近所學的內容,告訴你繪制思維導圖的最簡路徑與和核心能力,即思維導圖的技法與心法。 思維導圖的用途基本分為兩類,一是記錄與回憶,比如用思維導圖寫讀書筆記,方便以后更好地回憶起相關的內容;二是思考與決策,比如用思維導圖整理出寫作思路和文章框架,或者用思維導圖策劃出一次活動等。事實上,不管思維導圖應用于何種具體的場景中,其根本之處在于呈現出思考路徑,所以我們在學習繪制思維導圖之前,有必要探討一下人類的思考模式。 所謂思維導圖的技法,就是繪制思維導圖的方法和步驟。其實這個部分很簡單,思維導圖繪制的順序為:1.畫中心主題; 2.畫主干; 3.畫分支; 4.畫插圖。 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看: 首先,你需要準備一張空白的A4紙、一支黑色水筆和六支彩色水筆。 其次,根據你所要繪制的思維導圖的內容,開始畫—— 步驟一:在A4紙上的中心處畫出“中心主題”,可以是文字+簡單的一個圈,也可以是與主題相關的一幅畫; 中心主題 步驟二:從“中心主題”向四周畫出“主干”,可以是簡單的黑筆線條,也可以用不同顏色的水筆分別畫出主干線條,然后在每個線條上寫出主干的內容; 畫主干 步驟三:在每個“主干”上延伸畫出相應的“分支”,用黑筆和彩筆都行,但是用彩筆的話就要保持主干線條和分支線條的顏色一致性,同樣是把文字寫在線條上,而后分支的分支依然是這么接著畫; 畫分支 步驟四:在重要的枝干處畫出插圖以便重點關注,這個插圖可以最后統一畫,也可以在主題或線條時直接畫。 畫插畫 最后,你還可以在紙的角落處寫上名字和日期。 這樣,經過簡單的四個步驟,一幅思維導圖便畫出來了。 這里只是把理清了繪制思維導圖的基本路徑,不強求美觀,重要的是畫出來,想更美的話就需要勤加練習,尤其是繪畫方面。 思維導圖畫出來并不難,只需要要四個步驟,但是其核心不是線條圖和插畫,而是主干和分支的內容如何寫,所以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思維導圖的心法,也是本篇文章真正的重點。 思維導圖的心法要點只有兩條:一是關鍵詞;二是分類分層。但具體闡述這兩條心法前,最重要是需要了解我們的思維方式。 假設你現在正坐在考場上,面對一道數學應用題,你該怎么解題呢?我相信,聰明的你應該早會了:首先,你需要思考這道題目涉及到哪些知識點,以及相應的解法是什么;然后,找出一個正確地的解題方向,對照這方向一步步地解下去,直到找到正確答案。 不知你看完這個解題的例子有何感想?這里面其實包含了我們思考問題的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水平思考,以一個主題為中心,然后迅速向四周聯想,就如同盛開的花朵,花蕊是思考的中心,花瓣是聯想的觸角。需要強調的是,聯想要圍繞中心主題進行,不能跑偏,而且要快速、直接、不用太多修飾。聯系到思維導圖的話,水平思考類同各個主干,各個內容之間相互獨立,你要做的就是盡量想出更多的內容。比如,提到鮮花時,你會想到玫瑰、百合、牡丹等各種并列關系的花,至于各種花的進一步分類則屬于另外一種思考方式。 水平思考法 以玫瑰花為例,屬于鮮花的一種。有一種玫瑰是白色的,它的花語代表純潔,其代表是坦尼克玫瑰。 垂直思考法 這就是另一種思考方法——垂直思考,就是沿著一個方向深入思考,從一個主題聯想另一個主題,后者從屬于前者,兩者之間存在著層層遞進的關系。 我們遇到的問題基本上都可以靠這兩種思維方式解決的,就比如上文說的解數學題,包含了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我們既要學會發散思維,不被一種思維所局限,這是創意的來源;又得深入思考,把一個問題想得透徹,避免淺嘗輒止,才能真正解決一個問題。如果你要想學會并用好思維導圖的話,這兩種思維方式缺一不可,而思維導圖的心法就是這兩種思維方式具體體現。 我們先說思維導圖的心法之一“關鍵詞”。這個比較簡單,思維導圖是為了形象化展示我們的思考脈絡或者記錄內容,當然每個部分最好用一個關鍵詞來表示最好,直觀且便于記憶。如何找到關鍵詞,這里不做詳細的介紹,它是對每個要點的總結,考察的是你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需要你多多練習,這里要強調的是使用關鍵詞的幾個原則:
思維導圖的心法之二是“分類分層”,就關于如何確定思維導圖的主干,其原則是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相互獨立,完全窮盡”。MECE原則是麥肯錫咨詢顧問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一個分類的思考工具,以確保分類結果不重疊、不遺漏。那么,根據這個原則,我們該如何分類分層呢?
MECE原則給了我們在繪制思維導圖進行分層分類的綱領性指導,具體應用到不同的分類場景上,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細化才能真正確定思維導圖的類別,這里介紹一個邏輯分類原則BOIs(Basic Ordering Ideas),是思維導圖創始人博贊先生提出的。 各種場景下的分類方法如下:
以上簡要說明了各種場景下的分類方法,但是不管遇到哪種場景時,你需要記住兩點:1、Ideas出來之后,先考慮屬于哪一個大類; 2、大類與Ideas之間,有沒有其他階層存在。 |
|
來自: 昵稱2989459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