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電視或者看書的小伙伴,經常會遇到王爺,侯爺這樣稱呼,很多人都以為皇帝的兒子肯定都是王爺,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本文著重介紹下離我們最近的清朝的爵位,附帶介紹點以前的爵位。 尉遲敬德--公爵 一、爵位體系:各個朝代大體的爵位有兩個體系,一是宗室爵位(也就是皇帝老子那個姓的家族爵位)二是功臣爵位。滿清的國本是滿蒙聯盟,所以清朝的體系有三大塊:宗室爵位,異性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淮陰侯韓信 二、宗室爵位介紹:清朝宗室爵位有12等,每等若干級。從品級上看,又分為超品和品級。為什么叫超品?因為清朝的官階分為九品十八級,而很多爵位高于九品十八級的最高級,所以叫超品。超品的爵位:親王、君王、貝勒、貝子、公。公爵后邊的將軍的級別就在九品十八級里面了。將軍這是個統稱,又分為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每一等將軍里面又分為一二三級。排名第一的鎮國將軍相當于正一品武將級別。公爵里面又分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什么叫入八分,就是八樣標幟,顯示身份尊貴,不入八分則是不必在京當差,也不用在京住)。第一等的親王,也有兩個級親王和世子。第二等的郡王也有兩級郡王和長子。正常來講世子和長子分別是親王和郡王的繼承人,一般來講是嫡長子。親王 歲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世子歲俸銀6千兩,祿米6千斛,郡王歲俸銀5千兩,祿米5千斛,長子歲俸銀3千兩,祿米3千斛,貝勒歲俸銀2500兩,祿米2500斛,然后依次待遇降低,最低級別的爵位奉恩將軍歲俸銀,110兩,祿米110斛。清朝皇帝的兒子,沒有爵位前,正確的叫法是幾阿哥,最高級別肯定是太子,然后依次親王,郡王等。這里和明朝的又所不同,明朝皇帝的兒子除太子外,其余兒子只要成年一律要離開京城,去他所封的藩地做王爺,一般也稱藩王。這些藩王從朱棣以后基本一輩子都是在當地,沒有皇帝旨意不能離開藩地,可以理解成給這些藩王畫地為牢了吧,但是他們的物質生活卻是很奢侈的。這里還是要說下親王的級別是很高的,只在皇帝和太子之下。想一想曹操生前一輩子南征北戰,最后才搞個魏王,還被很多人痛罵。大家再想想春秋時代,多有名的齊桓公,他也只是公爵,但是當時最高的級別的只是王,所以他的爵位很高了,只在王之下。這里有個冷知識,周朝后期,周天子對各路諸侯已經沒有掌控力了,各路諸侯紛紛稱王,什么楚王,秦王了,其實他們這是僭越。因為周天子自己才是王。自從秦始皇以后有了皇帝,王才算降級了。滿清時期,蒙古的爵位體系基本和宗室爵位差不多,這里不再敘述。 親王 貝勒 三、功臣爵位介紹:功臣爵位則是大家熟知的公侯伯子男,清朝時期在男爵后邊又有輕車都尉騎都尉,云騎尉, 恩騎尉。公侯伯子男體系是歷朝歷代功臣爵位的框架。大家熟知的漢代三杰最后的爵位都是侯爵。張良和蕭何算是文官,封為侯爵,已經是很高了。軍功蓋世的韓信一度被封為王,最后還是被降成淮陰侯。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第一名長孫無忌則是公爵,軍功赫赫,無比忠心的尉遲敬德,凌煙閣排名第七,則也是公爵。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生前爵位也是公爵,死后才封王爵。然后著重說下清朝,滿清初期名氣極高的平西王那三位王爺,則是一個特殊的階段。我以上舉了那么多例子,只是想說異姓封王的概率及其小的。對于清朝有再造之功的曾國藩封的一等候爵,李鴻章生前也只是伯爵,死后再加封侯爵。大家熟知的年羹堯因為青海之功被加封一等公爵。滿清一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人張廷玉之前是伯爵,因為和乾隆有隔閡,后來被剝爵了。一般來說爵位和對國家之功是掛鉤的,而軍功是最直接的。所以文臣,即使再有名氣和品級再高的文臣想要得到爵位還是很困難的。公侯伯爵位都是超品的,子爵是正一品,男爵正二品,輕車都尉正三品。依次級別降低,恩騎尉是正七品。大家熟知的和珅世襲了一個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從此發家。滿清一朝,同樣的功勞,旗人的爵位要比漢人授的高。為啥年羹堯被封了一等公爵,因為他是漢八旗,也屬于旗人序列。而曾國藩只是侯爵,因為他是漢人,不在旗。如果曾國藩是個旗人,至少授公爵。 曾國藩 魏王 年羹堯 四,爵位世襲的介紹:爵位一般分兩種:一是只授終身( 不世 ),二是可以世襲。第一種就是老子是個侯爵,兒子什么爵位都沒有。第二種又分世襲罔替和世襲。所謂世襲罔替就是爵位傳代不降等級。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鐵帽子。第二種就是降等級世襲,還是拿清朝舉例子,老子是貝勒爺,老子死了,繼承人的爵位就是貝子。你可能會問,會不會一直降到沒爵位。答案是不會,比如第一代是親王,一代降一級,直到鎮國公了,那就不再降了,一直是鎮國公。第一代是郡王,一直降到輔國公也不再降了。依次類推。最厲害的就是世襲罔替,就是所謂的鐵帽子王,這個所謂鐵就是不降級。同理功臣爵位也是傳代降級,但是降到最低級,就不會再降了。 五,爵位和功績,爵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功績,但是相關不成正比。關鍵還是要看皇帝的態度,就比如明朝知名將領戚繼光,戚繼光因祖上有功承襲了一個官職,后來東南練兵平定倭寇,北抵蒙古。功勞何其大?但是因為和張居正關系過密,卻在張居正死后,被萬歷皇帝打壓,就是死的時候,皇帝也沒有給什么爵位。就比如鐵帽子是不是真鐵,還是皇帝說了算,不是帽子說了算,就像多爾袞的爵位,順治時期就被剝奪,后來才恢復的。 戚繼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