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一部先秦古籍,共分兩篇,分別是《山經》和《海經》,它號稱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神話最多的一本書。不僅如此《山海經》還是對先秦地理描述最全的百合全書,對后世的影響非常大。但是《山海經》中大多數記載的神話故事的確是讓人難以置信,就比如當中對各個神獸的描寫。 《山海經》中描寫到,華夏神州是一個天地靈氣充沛的地方,流傳著許多上古大神的故事,像是女蝸、后羿、夸父、伏羲等等。而在神州各地,還有許許多多的靈獸,這些靈獸往往都有著非常奇特的外形,和非常強大的力量。一部分能給人們帶來幸福的,稱之為瑞獸;而會給人類帶來災害的,便叫做兇獸。 《山海經》里的上古神獸的確不少,像是白澤、夔牛、鳳凰、麒麟、梼杌、獬豸、犼、畢方等等。但是話說回來,除去《山海經》,其他像是《淮南子》、《左轉》、《拾遺記》也會有記載許多神獸。今時今日人們所說的十大神獸排行,其實并不是《山海經》中記載也不是古人排序,而是后世的眾人根據古籍記載的這些神獸的能力來排行的。 其中一個神獸排名是白澤、夔、鳳凰、麒麟、梼杌、獬豸、犼、重明鳥、畢方、饕餮。 白澤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地位崇高的神獸,祥瑞之象征,但正統古籍中記載甚少。白澤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通曉天下鬼神萬物狀貌,是令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 夔牛是商代及西周時期漢族傳說中一種近似龍的動物,聲音如雷,多為一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在鐘鼎彝器等青銅器上經常會釋有夔紋。據說是黃帝依照九天玄女的指示將夔殺死,以其皮制成戰鼓。 鳳凰,百鳥朝鳳,乃是中國神話中的百鳥之王,其中雄為鳳,雌為凰。自古以來,鳳凰如同神龍,在中華文化和信仰中占據極高的地位。 麒麟,中國傳統祥獸,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一種神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是神的坐騎,古人把麒麟當作仁寵,雄性稱麒,雌性稱麟。 梼杌在上古時期華夏神話中是四兇之一。所謂”四兇“,最早指的是上古年間四位殘暴的部落首領,后來被杜撰為四種怪物。 獬豸,也稱解廌或解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上古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俗稱獨角獸。 犼,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 重明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狀似雞,叫聲如鳳凰,重瞳,力大無窮。重明鳥能辟除猛獸妖物等災害,舊時新年風俗,貼畫雞于門窗上,實即重明鳥之遺意。 畢方在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是火災之兆。畢方的名字來自竹子和木頭燃燒時發出的噼啪聲響,它是火神、也是木神,居住在樹木中。 饕餮,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獸。古書《山海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爪,大頭大嘴。性格貪婪,比喻好吃之徒,常見于青銅像。 至于真龍,龍生九子都能在榜單之中,作為真龍自身不能上榜?!顯然不可能,那么原因可能是真龍的等級已經超越了這種神獸級別,畢竟龍在古代先民眼中有特殊含義,至于不死鳥據說是西方傳過來了當然上不了中國的榜單了。 |
|
來自: 紀云rwvw5w3m7m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