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茖W校的幾位教授來到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向那里的200多位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傳授了來自上海的課程思政改革經驗,解答了不少當地學校思政改革的困惑。 事實上,除了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廣州、鄭州、南京不少職業院校都借鑒了上海版專的“課中課”模式,進行實踐應用,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在內的多所上海院校也來這里“取經”。上海版專常務副校長滕躍民告訴記者,“課中課”模式創新性地將思政課融入實訓課之中,打通了顯性的專業技能培養和隱性的素養培育相互促進的通道。不少學校推廣這一模式后,解決了高職學校思政教育“配方”陳舊、“工藝”粗糙、“包裝”不時尚的難題。去年年底,該教學成果還獲得了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工匠精神”從手機游戲講起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和感受思政要點,“課中課”模式具體如何實行?“目前,我們采取一堂課,兩個老師的模式?!鄙虾0鎸K颊萄胁扛敝魅螐堄袢A說。為了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內容融入實訓課之中,他每個月都會去實踐基地“報到”,在車間中和實訓課老師給學生進行“三段式”教學。 實訓課的前五分鐘,是張玉華對學生的啟發教育時間,他會用視頻、案例教學、圖片講解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在一堂講“工匠精神”的課堂上,他就以胡適的《差不多先生傳》開場,“你身上是不是也有‘差不多先生’的影子?工匠精神是否就是對‘差不多先生’的有力回應?”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 思政課老師進行“三段式”教學 課前“熱身”結束,張玉華就會將學生還給實訓課老師,讓印刷系學生進行調墨、印刷、刻板等實訓練習。不過,他也不會閑著,而是在一旁進行觀察,點對點地讓學生體驗思政課要點。 他還記得,有一堂課上,一位學生沒有認真學習,反而是躲在一旁玩手機游戲。這堂課正好講的是“工匠精神”,張玉華就問這名學生,“你具備工匠精神嗎?”得到學生否定的答復后,他沒有放棄,反問道:“你打游戲的時候不就很專注認真,不斷提升技藝嗎?”這個類比把學生給說樂了。張玉華接著說,其實從網游中,也可以提煉出工匠精神,但是網游滿足的是自我需求,而實訓課上學習的技藝卻能產生社會價值,高下立判。這番話讓學生若有所思。 課程最后,張玉華和實訓老師對于學生的表現進行了總結,也讓部分學生分享了思政課要點對提高技能的作用。不少學生都認為,相對原本的“說教式”教學,從身邊的小事和專業內容來切入,他們反而更聽得進去,明白了這些思政要點對于培養技能、提高職業素養的意義。 在“課中課”上習得職業素養、職業精神
為了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課中課”,上海版專老師將思政微要點和職業微素養、技能微行為對接,變學生被動學習為在體驗中主動探索,使其學習興趣得以充分激發,從而提高了思政課教學效果,達到了實訓教學的目的。比如,“實事求是”的理論要點,對應的技能行為是“會就會,不會就不會,若不會繼續操作學習”,培養的職業素養為“正直、誠實、勇敢”。這樣,學生就能直觀地感受到思政理論要點與實訓之間對應的邏輯。 自從2013年“課中課”模式在學校試點實行以來,學校不少學生都受到了觸動和啟發。2012級印刷技術專業學生張淑萍現在已經留校成為了一位實訓課老師。她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印刷媒體技術項目上獲得了銀獎,還參與了上海申辦第46屆世賽的相關工作,以最好的狀態向全世界展示來自中國的自信與魅力。記者了解到,她也是學校實行“課中課”以后的第一批受益者。 老師給學生上實訓課 張淑萍回憶,她曾經在“課中課”上受到一位思政課老師的啟發,這項啟發也成為了世界技能大賽比賽中的“加分點”。當時思政課老師舉了個日本6S管理系統的例子,告訴她們在實訓完之后要把廢棄材料分門別類地放好,這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這堂課給張淑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賽場上,她也牢牢記住了“職業素養”這一點,將比賽時的廢棄材料全部收好。沒想到,這個習慣讓評委贊不絕口,也助她獲得了銀牌?,F在,張淑萍在實訓課上也會強調這一點,她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影響著下一代學生。 思政課融入專業課,并非“扯兩張皮”
為何學校要推廣實行“課中課”模式?上海版專思政教研部主任馬前鋒告訴記者,過去,高職院校的思政課面臨著學生遲到曠課現象嚴重,上課不認真聽講,補考量大面廣的問題。老師上課也存在著“抽象多,具體少;理論多,現實少;觀念性多,實用性少”等教學效果難題。 馬前鋒在課上為學生進行實習指導 同時,不少職業院校都很重視培養職業技能的實訓課,但實訓課和專業課的老師卻沒有融入思政元素的概念,教學模式單一,往往只注重學生的技能培訓,這也導致部分學生參加技能比賽時,參賽綜合能力不足。馬前鋒說,為提升上課“抬頭率”、增強獲得感,需要針對當代職業教育轉型的背景,堅持技能教育和素養教育并重,貼近學生,改革教學方式。 目前,“課中課”模式已經獲得了學校師生的認同,在此基礎上初步打造成了“畫龍點睛式、專題嵌入式、元素化合式”等課程思政改革實施標準。但專業老師在積極投入的同時,有時對如何獲得更好的改革效果有一定的困惑。對此,滕躍民表示,學校在思政課改革的設計思路中特意強調了“五項負面清單”,即“不扯皮、不捆綁、不貼標簽、不搞碎片化、不影響正常教學”,這讓大家打消了顧慮,也受到了不少職業學校的校長的贊許。 在當年市教委“課中課”項目的主持人滕躍民看來,專業課的課程思政的改革不僅能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價值觀教育,解決學風問題;也能促進教風的改善,因為老師首先要為人師表;還能通過運用辯證法來化解課程中的難點和重點,因此可以說是一舉三得。 接下來,滕躍民打算進一步打造“課中課”的升級版,培育更多有溫度、有高度的專業課。學校中93%的課程都是專業課,如何更好地讓專業課老師發揮作用?在他看來,除了落實快樂教學和信息化教學,,思政課老師可以將思政道德、人文素養、職業操守的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挖掘,并建立數據庫,再讓專業課老師進行有機的融合,“這樣也能夠讓‘課中課’變得更為科學化、專業化?!?/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