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配方秘訣分享 小時候吃著奶奶做的香腸長大,那個味道真是難忘,每次離春節還有一個月,奶奶就急著做香腸,因為做的過程就很復雜,做好之后,還需要晾曬。 以前,奶奶做的臘腸都是這樣掛起來的 我記得,我還很天真的問奶奶:肉一塊塊的是怎么絞碎的? 直到看到奶奶一個一個步驟的操作,再到灌入腸衣,最后完工做成的長圓柱體管狀,心里看著就很喜悅,說不出的開心。 下面,我教大家一個配方秘訣分享,奶奶做了50年的香腸,我把復雜過程以文字的方式闡述,您看一遍就能會~ 第一步:我們準備好豬肉800克,最好是五花肉,做出來的香腸肥瘦相間,看起來就很美。如果你要做的量大,那么,所有的材料都要加倍,謹記哦~ 第二步:做小份800克的香腸,可以用攪拌機把肉餡攪成肉泥狀,盡量越細碎越好。做分量大的香腸,到加工廠用大型攪拌機絞肉都可以。一般我們讓加工廠做的香腸,稍微可以盯著點,這樣能攪拌的豬肉碎一些。 香腸以豬或豬的大小腸衣灌入調好味的肉料制而成。圖上是調料。 第二步:鹽9克、糖18克、蜂蜜25克、白胡椒粉2克、紅曲粉2克、十三香3克、淀粉25克、白葡萄酒30毫升 第三步:把調好的調料倒入攪碎的肉末里,再依次放入白葡萄酒30毫升,順著同一方向用力攪拌上勁。這個時候需要戴上一次性手套反復抓捏,直至均勻為止,腌制20小時。 第四步:把腸衣準備洗凈,用清水泡30分鐘,裝盤備用,下一步灌腸。 第五步:腌制后的肉,再戴上一次性手套攪拌一下,就可以直接灌到提前洗干凈的腸衣中。奶奶說,灌一段,用繩子扎緊這樣能把肉集中在一小段中。 第六步:根據個人喜好,用繩子扎的每一節長短都可以自己定,整個香腸灌完以后,每節都要用針扎些眼兒,尤其是有氣泡的地方。 第七步:這個時候灌好的香腸就可以掛著通風了,5個小時左右,表皮風干了上鍋蒸,風干的香腸放水中蒸4分鐘,全程要用小火,防止腸衣裂開。4分鐘后再掛在干燥處,風干。 15天就可以吃了,腸衣變干,肉質變硬即可。今天教大家做這個香腸,是奶奶一直傳下來的方法,傳授完畢~完畢 尤其是過年,做上幾根香腸過年,家里來客人的時候做菜,取下一節,蒸著吃,炒著吃都很棒,放蒸鍋蒸,大概需要10-15分鐘。做法是不是很簡單呢?香腸是最簡單又美味的。 下面是我自己單獨做的口感,每次女兒都喜歡這樣吃,脆脆的香腸,口感就像臺灣熱狗,美味極了。操作到第七步的時候,我通常蒸完4分鐘之后, 涼冷,去除棉線就,然后直接使用不粘鍋煎,我給它起個名字叫脆皮腸。 香腸營養價值: 豬肉是我們常吃的,還有你想都想不到的鈣、磷、鐵、硫胺素、尼克酸等。除了蛋白質、脂肪等主要營養成分外,豬瘦肉中還能夠預防貧血。故此,吃瘦肉補鐵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直接煎的腸,水潤水潤的,跟風干的完全不同顏色 朋友們,按照自己的喜好,灌腸腸之后,你要吃風干的也可以,煎的香腸都可以。總之,自己用真材實料的肉做的香腸,特別香,比外面買的好吃幾倍,外面的都是面粉的多,還有防腐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