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福建,說起武夷巖茶,大多數人會說,嗯,牛欄坑肉桂。 在外省,說起武夷巖茶,很多人會眼前一亮,我知道,大紅袍嘛。 是的,大紅袍,在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武夷巖茶的一張名片,一張享譽中外的超級名片。 世人一提到武夷巖茶,便能想到大紅袍,便能想到福建的知名茶葉。 曾今,在很多閩南茶商在外省開的茶葉店門口,仍然能看到大大的、充作產品招貼紅色字貼在玻璃門上——鐵觀音、大紅袍、正山小種。 現如今,這招貼上的字又新加了四個:福鼎白茶。 大紅袍這三個字,還出現在一處風景絕佳之地——在武夷山風景區里,有一塊巖壁,在壁上用石塊壘成了一塊園圃,里面種著5、6株茶樹。 在茶樹邊上的巖壁上,有大紅色的字,摩崖石刻雕成,蒼勁有力,寫著:大紅袍。 這就是大紅袍的祖庭,傳說中那株神奇的大紅袍,第一株被稱為大紅袍的茶樹,就生活在這里。 后人為了紀念“大紅袍”之得名,把這塊地方圍起來,建了個小臺子,有點兒供奉的意思。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這小園圃里的大紅袍,由于巖壁高陡,上去不易,再由于朝代更迭,戰亂頻頻,無人照管之下,日漸凋零,死去了大半。 再后來,大約是建國后,十年浩劫后,人們又想起了武夷巖茶,想起了大紅袍,于是從別的地方,移植來茶樹,與原來舊有的1、2株茶樹一起,種植在這大紅袍祖庭。 幸得這里山明水秀,土地肥沃,移植不久之后,便是枝繁葉茂,成為了一個游客必去的景點。 很多游客參觀過大紅袍祖庭,聽過大紅袍的眾多傳說和故事,總是心癢難搔,想一親芳澤。 然而,到了三姑街上一問,大紅袍嘛,有,有純種大紅袍,有拼配大紅袍袍,價格也高低各異。 大多數游客至此便蒙了,不知道這神秘的大紅袍,究竟實價幾何,究竟滋味如何,朦朧的面紗何時才能揭開? 大紅袍一斤多少錢,也成為了一個關于武夷巖茶固定的,必問的問題。 《2》 如果你要問周總理,大紅袍多少錢一斤,他會笑言,大紅袍么,就是我們的“半壁江山”。 1972年,尼克松訪華。 在宴會上,雙方領導人互贈了禮物。毛爺爺送給尼克松的,有自己寫的書法,也有茶葉。 其中,有一個精美的罐子,里面是四兩大紅袍。 中方翻譯一一向美國人介紹這些禮物。當介紹完大紅袍時,尼克松臉上露出不了解的表情,翻譯說,美國總統認為我們很小氣,為什么如此好的茶葉,只送他這么一點點? 當時,在外交方面長袖善舞的周總理,觀察出了尼克松不解的眼神。 于是他走上前來,親切地向美國總統解釋:這種茶,是中國歷代的皇家貢品,是上貢給皇帝喝的,一般人喝不到。 這么珍貴的茶葉,當然產量不大,全中國這么大的地方,一年也就只產八兩。 我們主席送了四兩給總統先生,等于是把我們中國的“半壁江山”都送給了您啊。 翻譯把這些話翻給了尼克松。 老美一聽,緊繃的臉迅速打開了,笑開了花。 一度緊張的氣氛也緩和了。 可以說,大紅袍,在外交史上,是曾經亮光閃現,做出過貢獻的。 《3》 如果你問姚月明姚老,大紅袍值多少錢一斤? 他會笑瞇瞇地拉著你坐下來,說,來,先喝一杯,給你講講當年搶救大紅袍的故事。 據說,建國前,姚月明姚老,就已經跟隨自己的師傅和師傅的好友——臺灣的林先生一起在武夷山尋找和搶救那些瀕臨滅絕的古老茶樹品種。 因此,武夷山對他來說,是一塊閉上眼睛都不會走錯的地方。 建國后,他繼續留在在武夷山研究茶樹。 他從九龍窠的一株古老的,衰老得快要死去的大紅袍老茶樹上,剪下來幾枝壯枝,扦插在苗圃里。 后來,那里的地被征用,打算建機場。那些才種好不久的茶苗,自然被清理了。 再后來,他重新找到了一株大紅袍茶樹,再一次剪下來壯枝扦插,但這次,他學聰明了,沒有給這些大紅袍取名“大紅袍”,在那個運動頻繁的年代,這三個字很扎眼。 他把這些大紅袍茶苗,扦插在了牛欄坑邊上的北斗峰,為了保護這些神秘的茶苗,他因地制宜,就給它們起名:北斗一號、北斗二號。 經過姚老的悉心培育,北斗一號和北斗二號,幸運地存活下來。并且,可以大量地繁殖種植了。 這些遠古貴族大紅袍的直系后代,在80年代初,被大量推廣和種植于武夷山的核心產區“三坑兩澗”里,以及周圍的丹巖茶區、周邊的建甌、建陽、政和等縣。 當時,省茶葉公司出口國外的大紅袍,便是主要取材自姚老種植的這些北斗一號(現簡稱“北斗”)。 那時節的北斗,頂著大紅袍嫡系太子的名頭,風頭正勁,茶苗的價格也一漲再漲,連今天紅得發紫的肉桂茶苗,價格都低了它一大截。 所以,如果請姚老來回答你,大紅袍多少錢一斤? 那,或許是無價。 那是姚老一生的執念和信念,雖百折而不撓,對他來說,是無價之寶。 《3》 如果你要問當年給大紅袍賦名的官員,大紅袍多少錢一斤,他必定會說,價值連城。 當年,他寒窗苦讀,終于可以進京趕考。 以為,從此之后,可以擺脫布衣與寒門,獲得黃金屋與顏如玉。 好事卻注定要多磨。 秀才進京路上,病倒了。暫時借住在武夷山的天心永樂禪寺里。 原以為三兩天就可痊愈,沒想到卻一拖再拖,不見起色。 眼見著考期將至,如果再不動身,十年苦讀,可能就付諸東流水。 寺里的方丈,采下九龍窠巖壁上的茶樹葉子,煮了藥給秀才服用,不久,病就好了。 秀才感激涕零,臨走前說,大恩不忘,若是高中,必來感謝。 后來果然中了,還賜了官。 皇帝賞了他一件大紅色的袍子,(是不是官服不知道,因為明朝一到四品的官員才能穿紅色的官服,這秀才剛剛高中,就算派了官,也不會一下子就到四品,皇帝不會這么干,怕百官不服。)他把這件大紅色的袍子,帶回來,罩在了這幾株救了他的茶樹身上。 這件異事,大大地震驚了周圍的百姓,大家手口相傳,一時傳為美談。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故事,就把這株茶樹,命名為“大紅袍”。 連帶著,這種茶樹品種,也統一改名“大紅袍”。 所以,如果要問秀才,大紅袍多少錢一斤? 他必定會說,價值連城。 那是他一生命運的轉折,一生富貴的開始,是他階層躍升的助力。也許,當初沒有這株茶樹煮的藥,他的人生軌跡,將會改寫。 《4》 如果你要問馬連道的茶商,大紅袍一斤多少錢? 他會請你坐下來,一邊燒水準備泡茶給你喝,一邊問:”您是買了自己喝還是送人?大紅袍有三百,五百,一千多,大幾千都有,您想要哪種價位?“ 原來,現在的“大紅袍”,已經非當日的“大紅袍”。 當日的“大紅袍”,就是指九龍窠巖壁上一脈相承下來的大紅袍茶樹。 而現如今的“大紅袍”,有三種:除了大紅袍的直系血親——北斗;還有大紅袍的另一枝親屬——奇丹(關于奇丹的來歷,另文再表);另外,還有一種改良版“大紅袍”——拼配大紅袍。 拼配大紅袍,按村姑陳的理解,是指制茶師們,憑借想象中的,傳說中的大紅袍的香氣和滋味,拼配出來的一款,具有明顯武夷巖茶特征的茶葉。 也就是說,拼配大紅袍里,也許有大紅袍的親屬“北斗”和“奇丹”,也有與大紅袍完全不相關的別的巖茶茶樹品種,比如水仙,肉桂,丹桂,黃觀音,金觀音,瑞香等等。 制茶師們把這些茶葉,按自己喜歡的比例拼配在一起,拼出一款香氣和滋味都與傳說中的大紅袍十分接近的巖茶。 由于大紅袍母樹不可采摘,不可交易流通,故,為了一慰茶人們對大紅袍的相思之情,這些拼配出來的,香氣滋味極似原版大紅袍的大紅袍,也被允許稱作大紅袍。 在各種斗茶賽里,拼配大紅袍也被單列一個組別,進行比賽,并與其它的巖茶一起,設置獎項與獎金。 鑒于大紅袍有了這些分類和派系,它的市場零售價,五花八門,高低差距極大,便有了緣由。 故而,不熟悉大紅袍的人,冒冒然去問大紅袍的價值,自然要問得一頭霧水。 《5》 其實,村姑陳本人還是很喜歡喝拼配大紅袍的。 因為,拼配大紅袍,太奇幻了。 前文提過,拼配大紅袍,是制茶師們憑自己的印象和想象,制作出來的大紅袍、還原出來的母樹大紅袍的滋味。 那么,百樣米養百樣人,一千個制茶師,就能有一千種想象。他們所制作出來的大紅袍,便有一千種香氣和滋味。 這才是村姑陳迷戀的,拼配大紅袍的神奇之處。 武夷巖茶有無數種,你選擇哪幾種來拼配,配方不同,就能呈現出不同的風味來。 當然,就算是配方相同,但各種茶葉的分量不同,呈現出來的味道也千差萬別。 比如,有人喜歡用水仙的醇厚,加黃觀音的鮮香,加老叢提點叢香,做出一款大紅袍來。 也有人,喜歡用肉桂的辛辣,加上瑞香的綺麗,加上北斗的純正血統,做出一款帶著尊貴氣質的大紅袍。 還有人,喜歡用奇丹,加上少量奇種,少量水仙,做出一款符合市場需求的大紅袍。 每次喝大紅袍,最好玩的就是玩猜猜看。 閉著眼睛喝,一口一口啜,然后猜,這款大紅袍里拼了哪幾種茶,誰為主誰為次,猜中有獎,猜錯受罰。 李麻花最早屢屢被貼得滿臉胡須,時間長了,她也變得聰明起來,喝得出個一二三四,罰不著她了。 《6》 如果你要問村姑陳,大紅袍一斤多少錢? 村姑陳會說,價格在你心里。 如果是喝歷史,那純正的大紅袍后代,價格不貴,價值卻很高。 如果是喝茶葉本身的口感,那拼配的大紅袍,用料好的,名師做的,價格貴,但能喝到好茶,也算是值當。 如果是喝個名氣,那喝普通的拼配大紅袍,價廉物美,能喝個香,得個味,再聽一段大紅袍的故事,亦是美哉!
|
|